正文卷 第四百五十二章 白银,就是百姓们的血汗钱(6 / 7)
了他们还难受。”
“这个利得税,好。”张居正颇为认同的说道:“好得很,可有奏疏,我可联名上奏。”
联名上奏,挨骂的就是他张居正,虱子多了不痒,相比较几句骂名,白银的浪费,才是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大明白银的本质是大明百姓们的血汗钱,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因为所有的商货都是百姓们用双手创造出来的;大量流入的白银在堰塞空转、重复沉没、流失海外,让流入的白银没有发挥它作为货币的职能;而面对这个问题,工部和户部给出的办法是,考成资产增殖,限制白银流出。
一如当初兵部尚书内阁辅臣翟銮的清汰重振京营五事疏,现象、问题、原因、能够实践的解决办法,翟銮都提供了,但是就是办不下去,吵吵闹闹,反反复复多年,最终也没有结果。
而万历九年的大明不存在执行不下去的问题,张居正的个人威望以及他新政的制度建设,可以保证政令的通畅,大明行政力量的恢复,是一切新政的基础。
张居正和汪道昆、王国光沟通很久很久,主要是从六个方面去加强白银流转。
利得税只是其一。
其二:铸币,面值、重量为一两的大明银币,要在京师扩建,当下大明朝廷一年压印银币不过四十万银,这个数字要在五年的时间里,变成一百万银,在十年内,增加到和流入白银等量的地步,才能初步让白银变成真正的货币;万历通宝要在五年内达到五十亿枚,在十年内,超过八十亿枚,才能彻底刺破堰塞。
工部有宝源局,户部有宝钞局,这都是大明铸造万历通宝和印制宝钞的地方,而这次工部和户部联手,佐以隶属于内署的兵仗局,对白银进行压铸。
其三:商部,商部的制度建设,建立商行、商帮、坐商之间三级商贾管理机构,完善管理职能,甚至必要时成立商务部,六部变成七部,专事商务管理,随着大量白银涌入,朝廷已经深切的感受到了金钱的力量,那么这股力量便决计不能失控,对商务,进行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过度会失去活力,但是没有任何行政管理,就会退化到奴隶时代,中原已经从奴隶、封建(封土建国)到郡县制,必要的行政管理,才不至于社会各阶层、各个集体之间力量失去协调性。
其四:学堂,工匠学堂和舟师学堂一定要扩张,这需要基于官厂团造去实现,培养人才是大明固定资产增殖的必要步骤,人这个主体改变自然的能力是生产力的定义,脱离了以人为本的纲领,就会失道天下。
金州、天津、密州、宁波、福州、广州等等九个商舶往来密切之地,依托于市舶司建立海事学堂,成为了五年期的计划。
其五:流转,民间已经出现了民信局,基于通往大明各地的九龙驿道,依托于驿站,开展官办承兑汇兑,这是增加商贸流转,也同样是在增加白银向银币转换,解决的问题是,大明遮奢户们把银子埋在猪圈里的问题,白银埋在猪圈里,也是大明百姓的血汗钱,在少数人手中空转的典型特征。
白银作为货币是有自身的局限性的,无论是大宗贸易,还是小额交易,都存在许多的局限性,比如大明的银锭造假技术可谓是出神入化,这让大宗贸易陷入了查验的困境,而小额交易需要剪银,银子的单位以两为单位去核算交易最为方便,小额交易因为大明通宝的长期缺位,导致白银向下沉淀也是浪费的一部分。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