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实业为先(求追读)(2 / 3)

加入书签

未来成功的根基所在。

    可惜,他慧眼太强,看出香港制造业远比不上地产行业有钱景,于是后来就将全部精力放到地产上了。

    苏依依笑说:“有7000人的工厂,我都不敢想,阿妈炒菜估计都得忙疯掉了。”

    “你听说过皇帝的金锄头吗?”杨文东笑了笑,问。

    苏依依摇摇头,说:“没听过。”

    杨文东说:“古时候一些农民,好奇皇帝用什么种地,都猜测用金子做的锄头,你觉得对不对?”

    “不对吧?皇帝还需要种地?”苏依依反问。

    杨文东点点头,说:“对啊,你刚刚不也一样,我们都有7000人的工厂了,还会让伱阿妈来做菜?”

    “是啊,我有点傻了。”苏依依有些小尴尬的说道。

    “不过,我会努力的,我想在未来,让比7000更多的人,来我的工厂。”杨文东随后又说道。

    虽然他也知道香港地产业的未来比实业强,他未来也必然会进入地产行业。

    不过,工厂实业方面他也不会放弃,甚至在未来十年内还是他的主流发展方向。

    不说什么专业分析,只看数据,就说香港未来的地产业,崛起也是在70年代了,华资崛起更是在80年代。

    这里面的原因很多很复杂,可市场的选择,说明地产行业在60年代或许有收益,但还是比不过各种实业的。

    整个60年代乃至70年代初,香港最知名的华人群体,都是各种“实业大王”、或者航运巨头。

    因此,实业为先,还是他给自己定的发展方向。

    .......

    如今杨文东也算有点钱,租房不是问题,但要找到几个空房在一起的,还是比较难的。

    询问一番后才知道,自今年开始,来香港的人更多了,导致租房价格上涨,空房也少了,甚至房价也都开始涨了。

    杨文东也大概知道,香港新一波的房地产牛市,即将开始了,虽然,对比七八十年代,也只是一头小牛。

    当天下午,二人没找到合适的房子。随后两天,又去问了不少家,最终,杨文东决定直接租了两间靠在一起的民房,算是小独栋别墅了。

    随后,赵立明及林浩宇的家人,也就搬了过来。

    四家人住两栋房子,也不拥挤。

    ......

    时间很快就进入了6月,杨文东又花了不少钱注册了粘蝇板的专利。

    长兴灭害工厂的生意,也开始越来越好了。

    开厂半个月,杨文东算了下,净利润超过了1000港元,这也让他大方的在尖沙咀最豪华的酒店,请安永强及赵成光吃一顿大餐。

    “杨生,哈哈,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