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齐前传之琅琊王妃第512章 女巫篇(壹)琅琊王遇巫族圣女(1 / 2)
消毒水的味道还没散尽,梅常肃猛地从病床上弹坐起来,胸腔里的窒息感像被烈火灼烧过的钢筋,又沉又烫。
“林队!林队你醒了?”护士的声音带着惊惶,他却没听清——视线里晃过的不是医院的白墙,是绣着暗金龙纹的帐顶,鼻尖萦绕的是龙涎香混着旧书卷的气息,手腕上沉甸甸的,竟套着只鎏金嵌玉的手环,环身刻着个遒劲的“萧”字。
“琅琊王醒了!”
“快禀陛下,三殿下醒了!”
嘈杂的脚步声里,梅常肃低头看着自己身上的玄色锦袍,指尖触到胸口的玉佩时,一段不属于他的记忆突然撞进脑海:北齐琅琊王萧景琰,三年前在与北周的边境战中坠崖,被救回后便一直昏迷,成了朝野上下都以为的“活死人”。
而他,一个刚在缉毒行动中中枪牺牲的刑警队长梅常肃,竟在这具身体里睁开了眼。
“殿下感觉如何?”须发皆白的御医跪在榻前,诊脉的手指微微发颤,“您已昏睡九百一十三天,太医院都以为……”
梅常肃没接话,目光扫过榻边的青铜镜——镜中男人面色苍白,眉眼间却藏着股凌厉,分明是二十多岁的模样,眼底却沉着与年龄不符的沧桑,像极了他牺牲前,在监控里看到的毒枭头目。
“琅琊阁有消息传来。”贴身侍卫萧策突然闯进来,甲胄上还沾着晨露,“北周七皇子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被立为储君,据说得了琅琊阁的锦囊,上面写着‘得麒麟者得天下’。”
琅琊阁?梅常肃的太阳穴突突直跳。这个名字在那段陌生记忆里反复出现,是北齐最神秘的情报组织,据说阁中掌握着天下所有秘密,小到市井流言,大到皇室秘辛。
“太子和二皇子呢?”他开口时,声音嘶哑得像砂纸磨过木头,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这是属于萧景琰的气场。
“太子殿下已命人备了厚礼,正往琅琊阁去。”萧策压低声音,“二皇子的亲信昨晚就离京了,恐怕……”
梅常肃掀开锦被下床,玄色袍角扫过榻边的剑架,那柄嵌着宝石的长剑突然发出轻鸣。他握住剑柄的瞬间,记忆里闪过片血色战场,少年萧景琰举着这柄剑,在尸山血海中嘶吼:“守住雁门关!为了北齐!”
“备车,去琅琊阁分舵。”他将剑归鞘,镜中映出的身影突然与记忆里的少年重合,“我倒要看看,这麒麟才子,究竟是何方神圣。”
马车行至朱雀大街时,突然被一阵喧哗堵了去路。梅常肃撩开窗帘,看见群黑衣人手举弯刀,正追杀一对抱着卷轴的老夫妇,为首的刀疤脸狞笑着:“把庆国公贪墨军饷的账册交出来!”
“是二皇子的人。”萧策低声道,“这对夫妇是户部老吏,据说掌握着足以扳倒庆国公的证据。”
梅常肃的指尖在车窗上叩了叩,像在警校时指挥行动那样发号施令:“萧策,左拐第三条巷。”
黑衣人的弯刀即将劈到老妇头顶时,一柄长剑突然从巷口飞出,精准地钉住刀疤脸的手腕。梅常肃缓步走出阴影,玄色袍角在风里翻卷,腰间玉佩随着步伐轻响:“光天化日之下杀人夺证,二皇子就是这么教你们做事的?”
刀疤脸看清他胸前的琅琊王徽记,脸色骤变:“王、王爷?您不是……”
“本王醒了,很意外?”梅常肃拔出萧策腰间的短剑,剑光在阳光下晃出冷弧,“庆国公的账册,本王要了。至于你们——”他瞥向巷尾的马车,“去告诉二皇子,雁门关的雪,该化了。”
老夫妇捧着账册跪地叩谢时,梅常肃的目光落在卷册封面的火漆上,那枚麒麟印章竟与他手环内侧的纹路完全一致。
“王爷,琅琊阁分舵到了。”萧策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
阁楼门口站着位白衣公子,手持羽扇,看见他时突然笑了:“琅琊王殿下果然醒了,阁主早算到今日有贵客临门,特留了封信。”
信封上只有一行字:“麒麟非指人,乃系命盘,执棋者,已在局中。”
梅常肃捏着信纸的手指微微收紧,突然想起昏迷前最后看到的画面——毒枭引爆的炸弹火光里,他胸前的警徽碎成两半,而此刻掌心的琅琊王玉佩,正烫得惊人。
远处传来皇宫的钟声,三响过后,全城的沙漏都开始倒转。白衣公子望着天边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