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3071章 绿染荒漠基金(4 / 5)
程序精准地挖坑、栽种、浇水。
高空之中,无人机编队持续监测植被生长情况,通过大数据分析实时调整种植策略。
曾经需要人工完成的繁重工作,如今在科技的助力下变得高效而有序。
与此同时,基金会还启动了“沙漠生态产业计划“。
他们在绿洲中开辟出试验田,种植适合沙漠环境的特色农作物。
建立太阳能发电站,将清洁能源引入沙漠。
甚至规划建设沙漠生态旅游区,让更多人亲眼见证沙漠变绿洲的奇迹。
这些举措,不仅进一步改善了沙漠生态环境,也为当地居民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随着时间的推移,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变化日新月异。
曾经寸草不生的沙丘上,胡杨、梭梭、红柳等植物茁壮成长。
干涸的河床重现清流,成群的候鸟在此驻足栖息,曾经饱受风沙侵袭的村庄,如今被绿树环绕,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叶茂相信,十年后的一天,金家姐妹和再次来到沙漠。那时的塔克拉玛干,已经有三分之一的面积披上了绿装。
她们站在高耸的瞭望塔上,望着眼前的绿洲,一定会感慨道:
“当年那个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如今真的一步步实现了。“
叶茂会点头告诉她们:“这只是开始,我们的目标,是让整个沙漠都变成绿洲!“
金瓶会笑着拿出手机,展示最新的捐款数据:
“你们看,基金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善款汇入。现在不仅是塔克拉玛干,连撒哈拉、阿拉伯沙漠都有人联系我们,希望复制'绿染荒漠'的模式。“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广袤的绿洲上,为这片曾经荒芜的土地镀上一层温暖的光芒。
远处,治沙机械的轰鸣声与人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奏响一曲新时代的绿色赞歌。
而“绿染荒漠“的故事,仍在继续,向着更辽阔的沙漠,向着更美好的未来,不断延伸。
京城,最高层的一次例会上,大屏幕上播放着塔克拉玛干的近况,几个大佬们纷纷感慨。
“叶茂这个小家伙能力是真的很强,这才多久,世界第二大沙漠就变成了这样。”
众人纷纷点头赞同,一阵感慨声。
有人建议:“再给这个小家伙加加担子吧?”
但还是有人否定:“太年轻了,冲进和毅力都有,但还需要磨炼,再过一阵吧。”
省城机场,连续忙碌了几个月的欧阳雪走下飞机。
叶茂站在一辆战士大吉普跟前笑吟吟的看着她。
欧阳雪飞奔过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