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老师,你瞅我棍子咋样!(4 / 6)

加入书签

嗯嗯!!”

    ……

    理教楼

    张殿才从理教楼二层拐上走廊,手上还拎着刚批下来的课题表格。

    本该是推进项目的好消息,可他脸色却沉得像锅底。

    课题组负责的“连接件疲劳裂纹建模”项目,眼看进入中段了。

    算法、建模工具都齐了,团队也忙活得差不多,

    可偏偏最关键的,真实服役的报废件样本……

    卡!壳!了!

    本来他们已经和片儿郊的工厂谈妥了对接,说可以提供一批真实服役下的连接件。

    张殿才还亲自带学生去考察过,样本堆得跟小山一样,全是修下来的销轴、耳轴、弹簧垫、热蚀螺栓。

    谁知回去不到一个礼拜,那边突然变了口风。

    厂里最初答应合作的副厂长,临时被调去“五七干校”学习。

    新换的厂长不认这茬账:“你们要东西,能批得下几吨钢材?能给我们调设备指标?”

    科研项目在生产系统眼里,既不算政治任务,又不能带来产值。

    白白调拨物资出去,还要安排工人记录使用载荷和损伤情况。

    没人愿意干这活。

    张殿才连着跑了三趟厂办,结果生产科说:“得技术科先盖章”。

    技术科长一听要写详单,连脸都没露。

    保卫科更不松口,说外调设备要厂里研究,连“螺栓都不能随便捡走”。

    给他气的硬是在技术科走廊蹲了三天,才堵到人。

    结果被对方一句“厂委会还没研究”就给打发走了。

    更夸张的是,

    之前答应送来的第一批“样本”,居然是从厂后院废铁堆里随便捡的!!!

    连零件服役时长、使用环境、换件时间都没有标注!

    张殿才气得把那根锈蚀裂纹都看不清的履带零件直接砸回到地上。

    今天上午他刚讲完材料强度理论。

    原本打算中午直接坐车,再去厂里再跑一趟。

    谁料刚拐回办公室走廊,就瞧见自己门口站了个人。

    上午的阳光斜着照进走廊。

    逆光中,

    一个高个青年站得笔直,身边立着一根锃亮的长金属棍,肩上还斜背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工具包。

    金灿灿的光斜着扫过他肩膀、额角、袖口,那棍子上也泛着铁质光亮,看得人眼皮直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