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女娲成圣(1 / 2)
女娲辞别蓬莱,孤身行走于洪荒天地之间。
她踏过北部万年不化的玄冰,指尖拂过冰层下顽强滋生的苔藓;她行过南部被战火灼伤的焦土,俯身拾起一株在灰烬中探头的嫩芽。
她见过东海之滨万类霜天竞自由,也见过西荒大漠里胡杨不朽的坚韧。
她聆听过百鸟鸣唱,观察过走兽嬉戏,感悟过草木枯荣。
山河壮丽,万类纷呈,可女娲心中那成圣的契机却始终如雾里看花,缥缈难寻。
她主修造化大道,冥冥中感知自己的道途应在于“创造”,创造一种前所未有的生灵,以此完善洪荒,弥补天地某种缺憾,从而得证混元。
但,究竟该创造怎样的生灵?
这一日,她信步来到一条波光粼粼的大河边(后世称之为渭水)。
河水清澈,倒映着天光云影。
女娲临水照影,水中清晰地映出她圣洁绝伦的容颜与窈窕身姿。
她凝视着水中倒影,那正是天地间最完美的形态之一——先天道体。
又看了看自己纤长的手指,心中忽有所感。
“洪荒万灵,或披毛戴角,或湿生卵化,或禀先天之炁而生,形态各异,禀赋不同……然,皆非尽善,难承大道之重。”
她喃喃自语,目光愈发清澈,“盘古父神,开天辟地,其形正是这先天道体,暗合大道玄机!吾当以此形为基,创造一族,承上启下,沟通天地!”
此念一生,天地间隐有感应,那沉寂于元神之中的鸿蒙紫气骤然活跃起来,与她的大道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共鸣!
天空中祥云汇聚,瑞彩千条,地面上无尽造化之气开始向女娲周身汇聚。
女娲明眸越来越亮,她知道自己找到了方向。
然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她需要最顶级的造化神物作为材料。
恰在此时,天际两道流光飞驰而至,正是奉东皇太一之命前来的古月方圆与六耳猕猴。
“女娲师叔!”
方圆与六耳恭敬行礼,双手奉上三样神光熠熠的宝物:“奉师尊之命,特为师叔送来三光神水、九天息壤与先天葫芦藤。师尊言,师叔成圣之机在此,此物正当其时!”
女娲看着眼前蕴含着无尽造化生机的神水、神土与灵藤,心中最后一丝疑虑尽去,对太一的感激与对天机感应的明悟更深了一层。
“善!代我谢过太一道友。”女娲接过三样神物,不再犹豫。
她于渭水河畔,以九天息壤为基,调和三光神水,那泥土瞬间变得灵性十足,仿佛拥有了生命。
她脑海中观想着盘古大神那顶天立地的先天道体神韵,玉手轻抟,依照自身形貌(亦为先天道体),开始精心塑造。
第一个泥塑在她手中逐渐成型,四肢五官,皆暗合道韵。
女娲对着它轻轻吹出一口蕴含自身精血与无上造化道韵的先天元气。
刹那间,那泥塑周身绽放九彩光华,脱离女娲之手,落于地上,见风就长,化作一个身形匀称,面容清秀,眼含灵光,天生便是先天道体的生灵。
这生灵不同于任何已知的洪荒种族,他似乎天生近道,灵性十足,对着女娲盈盈下拜,口称:“圣母!”
一种前所未有的喜悦与感动充盈在女娲心间,她感受到了造化之功带来的无上满足。
她心念一动,先是以无上造化神通,辅以自身精血与对大道最深刻的理解,亲手精心抟土,塑造了十二万九千六百个泥人。
这些泥人承载了她最多的心血与期望,个个根骨清奇,灵性最为充沛,天生便与道亲近,乃是这一新生种族未来的基石与引领者。
完成了这批精心之作后,看着那仍显空旷的河畔,女娲觉得如此速度确实难以在短时间内造就一个足以繁衍昌盛的族群。
她略一沉吟,便拿起那先天葫芦藤,将其浸入混合了三光神水的九天息壤泥浆之中,使其饱蘸造化神髓。
便拿起那先天葫芦藤,蘸上厚厚的息壤泥浆,顺势一挥——
“哗啦啦!”
无数点点泥浆洒落在地,每一滴泥点都在造化之力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