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能不能别卡这么死(2 / 4)

加入书签

    反正迟早被手机替代的玩意儿,搞那么复杂有屁用啊。

    点点头:“你们什么时候能出产品,我可以试着进货去销售。”

    销售科长看着他:“你能要多少?”

    让卫东其实是没概念:“五百,一千?可以先少量出点,我拿去能卖掉就肯定大量要货。”

    销售科长不嫌弃:“行,反正所有模具、配件都是现成的,只是做了简化改进,我们出了量产货就通知你,你把红光厂的联系方式给我。”

    这咋能给厂里的联系方式,但门市部那部手摇电话也没拆,让卫东第一次留下这种人工转接号:“江南区二局转红光门市部,但春节可能没人。”

    他以前在税务大院起码都是十年后打过那种一对一的内部牵线电话,二十年后门卫室才有了独立号码的电话机,再后来都用手机了。

    压根儿没接触过这种手摇,还得跟话务员要哪个地方长途,转接哪里的老式电话。

    怪不得尤启立他们那架电话,只接听不打出,电话费也不便宜。

    看到这种官方单位才有的挂号电话,人家更信任了:“好,差不多也是春节后,一定会联系你!”

    让卫东干脆把对方捎回厂里,结果对方的套路跟他一样:“这台样品留给你试用下,这玩意儿在我们这里不值钱的,如果能提意见就打电话给我们。”

    白得了台廉价相机的让卫东投桃报李:“你们这个西山牌兆头不好啊,日落西山。”

    就在机身上烫压出凹痕,抹点白漆擦掉,格外醒目,也格外土气。

    销售科长纳闷:“我们工厂那座山就叫西山啊,都这么取名。”

    那家单反机被收掉粤东香江品牌后,也取的自家山上名儿。

    相当随意。

    让卫东好歹经历过各种家电、手机品牌时代,更是最近对燕舞这个牌子有感受。

    指着驾驶室收录机喇叭上的“X”网格顺口:“譬如叫爱克斯这种都更好,听着就像进口货,你们说明书包装上也别用汉字,做英文或者日文,俄文都行,总之图解清楚就够了,准保好卖!”

    明显那台单反相机的各种荣誉就跟这家厂子无关,怎么改都行,还拿小本记下来:“他们前几年供不应求,资金充裕就想引进东瀛的先进技术和生产线,春节后要去出国考察了,你这时候说高档化是错的,肯定不乐意。”

    让卫东恍然大悟,他甚至看到个巨大的坑。

    税务局有数据,起码在偏远内陆的西南地区有说法。

    八十年代商州地区各种国营厂,凡是引进国外生产线的工厂后来无一例外都倒闭了。

    反而没这么折腾的多半还能转制活下来。

    因为引进往往都留下巨大的债务。

    耗费八十年代极其珍贵的外汇,换来的只是些土包子考察团出去开眼界,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