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3章、东宫新来的张侍读(2 / 3)

加入书签

试图活跃气氛。张柬之与小武则分立两侧,一个负手而行,目光打量着宫苑布局,一个垂眸静听,偶尔应答一句,气氛颇有些微妙。

行至一处水榭,但见池中荷钱初露,几尾锦鲤悠然游弋。李治命内侍取来鱼食,倚着栏杆投喂,笑着对张柬之道:“柬之兄你看,这池中的鱼儿,看似自由,实则也困于这一方天地。有时我觉得,它们与这宫墙内的人倒有几分相似。”

张柬之看着水中争食的锦鲤,淡淡道:“殿下此言差矣。鱼不知其困,故能自得其乐。人若知其困,当思破困之法,而非徒然兴叹。”

小武在一旁闻言,却轻轻开口:“破困需顺势,若逆势而为,不过以卵击石,非但无益,反受其害。张师弟在浮梁随师父进学时,当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道理。”

张柬之眉头微蹙,转向小武:“顺势固然重要,然则‘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若只因势大,便畏首畏尾,甚至同流合污,岂非失了本心?师姐所言不争,恐非师父教导的真意。”

小武抬眼看他,听到他否认自己在夏林那学到的东西之后,眼神里杀气都漫出来了:“顺势非是从流,乃借力打力,以柔克刚。保全自身,方能图谋长远。一味逞强,不过匹夫之勇,于事无补。师弟年少气盛,还需多历练才是。”

李治见两人甫一见面,话不过三句便又隐隐有了争执的苗头,连忙将手中鱼食尽数撒入池中,引得群鱼翻涌噼啪作响,之后便打断道:“好了好了,你们二人怎么一见面就争起来了……我看这池水尚且寒凉,不如去书房喝杯热茶,尝尝尚食局新做的栗子糕。”

张柬之与小武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未曾消退的坚持,但也都顾及李治在场,不再多言,默默随着他往书房走去。

午后,李治需去听政堂观摩学习,便让张柬之自行在东宫翻阅典籍。

张柬之信步走入东宫藏书阁,但见书架林立,典籍浩如烟海,不由得心生欢喜。他正抽出一本《盐铁论》准备细读,却见靠窗的案几上,已堆放了数卷摊开的书册,旁边还有墨迹未干的笔记,字迹清秀工整,正是小武的手笔。

他走近一看,见那笔记上分门别类,记录着各地物产、漕运数据、田亩税赋,甚至还有一些关于西域商路和工坊经营的摘要,条理清晰,分析入微。张柬之心中颇有感触,这位师姐于实务上的用心与才干,确实非同一般。只是那笔记的边角处,偶尔会有一两句简短的批注,如“某家似有异动”、“此处可引为援”,又显露出她时刻不忘权谋算计的本色。

张柬之轻轻放下那本《盐铁论》,心中暗叹:才学心术,皆为人上之选,只可惜,心思用得太深了些。也不知这对师弟,究竟是福是祸。

华灯初上时,长安城结束了一日的喧嚣,却并未沉静了多少。

东西两市依旧人流如织,酒肆歌楼灯火通明,丝竹管弦之声混杂着叫卖吆喝,汇成一派盛世繁华的夜曲。

李治换了一身寻常富家公子的锦袍,拉着同样便装的张柬之,只带了两个扮作随从的侍卫,悄悄从东宫侧门溜了出来。

“整日待在宫里,对着那些奏章文书,骨头都要僵了。”李治深吸一口带着食物香气与尘世烟火气的晚风,脸上是难得的放松与雀跃:“还是外面自在。柬之兄,你初来长安,定要好好领略这京都夜景。”

张柬之虽觉太子私自出宫有些欠妥,但见李治兴致高昂,也不忍扫兴,加之他自己也对这长安夜市颇感好奇,便笑着应和:“但凭殿下……嗯,师弟安排。”

两人混入人流,先是在西市逛了一圈。只见胡商店铺前琉璃灯盏光怪陆离,售卖着来自西域的香料、宝石、地毯,还有那会吞刀吐火的杂耍艺人引得围观者阵阵喝彩。张柬之虽在浮梁也见过世面,但长安西市的国际色彩与庞大规模,仍让他暗自惊叹。

李治像个真正的少年郎,一会儿在摊贩前拿起一件造型奇特的胡瓶把玩,一会儿又被那香气四溢的胡饼吸引,买了两块与张柬之分食。

“如何?这胡饼可比宫里的点心有滋味?”李治一边嚼着,一边含糊不清地问道。

张柬之尝了一口,外酥里嫩,羊肉馅料丰腴多汁,确实别具风味,点头赞道:“市井美食,别有乾坤。”

夜色渐深两人才离开酒肆,返回东宫,这一路的微服见闻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