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7章 三征高句丽(1 / 2)
任小天缓了缓继续说道:“再说急功近利。
刚才我就说过,杨广在位的时候搞了许多大工程。
在封建王朝时期,可没有后世那般多的工程器械。
无论是开凿河道还是修筑城池都得靠最为原始的人力。
如果只是完成一个工程那还好说。
可大运河、洛阳城乃至于修建长城这些可都是劳时费力的浩大工程。
其中需要的劳动力自然就是海量的。
为此杨广不惜抽调两千万人次的劳役来建设这些工程。
且不说这已经占了隋朝近一半的人口。
这些劳役还都是壮年成年男子。
他们这么一走家里的地谁来种?家人又要谁来养?
就算劳役也有工资可拿,可离家数年,家里发生什么事情也顾不上。
更不用说在劳役期间病死、累死的人了。
当初秦时不就因为征发劳役引起陈胜吴广起义吗?
百姓被逼的没有活路,哪能不揭竿而起呢?”
众人听的连连点头。
曹昂也是深以为然。
黄巾起义为什么能够席卷天下?
还不是百姓被逼的没有路走?只能从贼以换取生计。
搏一把或许会死,但总比慢性死亡强的多。
他父亲曹操又为何要设立屯田令?也是为了帮助流离失所的百姓能够活下去。
(屯田令推行于196年,曹昂死于197年)
这个杨广如此的劳民伤财,如何不引起百姓的反抗?
如果说他真的是在乎民计民生的皇帝,那又岂会冒天下之大不韪来疯狂搞建设呢?
难道他不明白与民休息的道理吗?
“无非是杨广想要超越之前的皇帝,做出一份前人所没有的功绩来。
所以我才会说他急功近利。
这些需要数代人才能完成的工程,他居然在短短十四年的时间里完成。
这其中百姓的生活被压榨到什么程度可想而知。
至于性格偏激,这一点在三征高句丽上也能看得出来。
高句丽由于实力提升导致野心迅速膨胀,杨广想要征讨也无可厚非。
但是他的做法就很不明智了。
为了打一个偏远的高句丽,他不惜发动全国之力。
甚至亲自挂帅前往征讨。
可是隋炀帝打仗的本事一般,第一次由于指挥失当导致惨败。”
赵煦嗤笑一声:“没有那个本事还学人御驾亲征。”
这话一出朱见深的脸色有些不太好看。
毕竟他父皇朱祁镇还不如杨广呢。
杨广好歹全身而退,朱祁镇却被迫留学瓦剌。
刘启不解道:“朕记得杨广是会打仗的啊?之前灭亡南陈不是挺顺利的吗?”
任小天笑着解释道:“南陈和高句丽的情况可不一样。
当时已经日薄西山的南陈军事实力和高句丽不能相提并论。
何况高句丽的环境也远比南陈那般江南之地要更为艰苦。
再者杨广灭南陈时虽然是名义上的主帅,但却没有直接承担进攻的重任。
换言之灭南陈的人应当是韩擒虎和贺若弼。
杨广此人虽然也算是知兵,但毕竟不是专业的军事将领。
打不过崛起的高句丽其实很正常。
本来杨广只需要派遣一员大将前往即可。
就算是战事不利,也不会影响大局。
可杨广当时为了证明自已,非要自已带兵前往,最后落了个大败的下场。”
当时韩擒虎和贺若弼虽然已死,但隋朝也并非无人可用。
无论是张须陀、周法尚还是来护儿,完全都可以担任大军的主帅。
“本来一次战败也无妨,毕竟隋朝的底子在那里摆着呢。
可杨广这个人性格十分的偏激,吃一堑不知道长一智。
一次不行就再来一次。
结果双方正在僵持的时候,后方杨玄感掀起了叛乱。
杨广迫于无奈只能回师平叛,高句丽趁乱掩杀,杀死隋军数万人。
等平定杨玄感之后,杨广力排众议第三次征讨高句丽。
这个时候隋朝国内已经起义四起,然而高句丽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