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章 前线战场反攻一(2 / 6)
和能量场结构具有独特的“共振削弱”
效应。
在实战测试中,这种技术使主炮能够轻易撕裂以往坚不可摧的“裁决者”
级装甲,穿透效率提高了三倍以上,成为舰队反制重型防御的核心武器。
洞察之眼广域灵弦探测阵列:
该阵列的核心组件包括极其灵敏的“灵弦”
背景辐射接收器和一套复杂的数据处理中枢系统。
它能够精确捕捉到高维力量在试图介入低维宇宙时必然引起的“灵弦”
基础背景的微妙畸变和能量涟漪信号,类似于天文学中通过观测引力波推断宇宙大事件的方法。
通过实时分析这些微弱扰动,阵列可提前预警潜在的高维威胁,提供关键的战术决策时间窗口。
蜂群-iv自适应智能导弹:
弹载计算机系统采用了生物神经网络启式算法,具备强大的模糊逻辑处理和分布式自主决策能力。
在极强电磁干扰和“灵弦”
乱流环境中,这些导弹通过彼此间的短距加密通讯网络共享实时数据,像自然蜂群一样协同规划最优攻击路径,并自主识别优先级最高的目标,如引擎核心、武器阵列节点或指挥中枢。
这种智能协同大幅提升了导弹群的生存率和打击精度,在饱和攻击中实现高效毁伤。
织网者战场信息协同系统:
该系统利用优化后的“灵弦”
模型建立了一个近乎免疫常规干扰的低延迟量子-灵弦混合通讯网络。
人类指挥官的战略部署意图与“自由火种”
战士的战术洞察得以实时无缝衔接,形成一体化的指挥链。
这使得混编舰队能够执行以往不可能实现的复杂协同机动,如交叉火力掩护和精准包围战术,显着增强整体作战效能。
堡垒-iii型机动防御平台升级套件:
除了强化护盾防护和火力输出外,该套件最大的改进是配备了大容量“熔炉干扰器”
垂直射井和更强大的能源核心系统。
升级后,平台能够作为移动堡垒在区域内高效反制高维意识控制攻击,提供持续的战略压制能力,确保友方单位在意识战中的主导权。
熔炉干扰器原型:
其战斗部核心是一个精密的“灵弦”
共振腔结构,在引爆瞬间,该腔体将储存的高密度能量以特定波形释放,该波形与“意识熔炉”
控制频段高度重合,形成复杂的干扰模式。
如同在无线电频道中投放强力噪音脉冲,这种释放能暂时“堵塞”
敌方的控制信号传输通道,为友方单位争取关键的战术喘息时间。
“不屈”
级陆战队员动力装甲增强模块:
集成微型“守护者-v”
和强化关节动力,使得单兵在面对可能存在的、携带高维意识碎片的敌方地面单位时,拥有了前所未有的生存能力和反击资本。
“方舟”
级文明火种舰隐蔽系统升级:
利用对“灵弦”
的更深入理解,其屏蔽力场不仅能吸收和散射电磁波,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熨平”
自身在“灵弦”
背景上的微弱涟漪,实现更高层次的“光学”
和“灵弦”
双隐形。
“昆仑之心”
基地全域灵弦屏蔽力场强化:
为核心区域构建了多层、复合的“灵弦”
过滤网,能有效识别并阻挡未经授权的高维意识探知和渗透尝试。
报告的最后,是那份厚重的反攻预案。
孔方佳的指尖在冰冷的金属扶手上轻轻敲击,那节奏仿佛是在丈量着倒计时,又像是在无声地校准着思绪。
指挥中心内,原本细微的操作声响此刻几乎完全消失,空气凝滞如铁,其他军官都下意识地放轻了动作,连呼吸都显得格外克制,目光不约而同地聚焦在中央指挥席上那道沉静却蕴含着风暴的身影。
“通知前线指挥部所有将官,”
孔方佳的声音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骤然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寂,清晰而冷冽地穿透了指挥中心的每一寸空间,“‘自由火种’尼欧领及其核心指挥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