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章 破局之钥与星海密钥(1 / 5)

加入书签

2o47年,“灰烬走廊”

星域,‘烽火’基地

李艳的影像再次占据了主屏幕的中心。

背景是“磐石”

基地生物量子实验室的核心区。

巨大的环形分析平台上,那块来自“窃网者-a1pha-7”

的神经组织碎片,在特殊力场约束下悬浮着,散出不祥的墨绿色生物荧光。

复杂的传感器阵列环绕着它,海量数据在旁边的屏幕上瀑布般刷新。

李艳的眼神,是科学家面对重大突破时特有的、混合着极致理性与深沉人文关怀的光芒。

“佳哥,‘磐石’团队不负众望!

对‘窃网者’神经塔碎片的量子层级扫描取得了决定性突破!”

她的声音因激动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但每一个字都清晰有力,“我们成功捕获并解析了那种独特的、构成虫族母巢意识污染核心载体的量子生物信息波动模式!

它就是米尔体内永恒痛苦的根源,也是‘深渊触须’武器的侵蚀之源!”

全息影像瞬间切换为一幅极其复杂的多维频谱图。

在无数交织的能量线条中,一道扭曲、狂暴、充满了无尽吞噬与同化欲望的暗红色信号波纹被高亮标注、放大,其微观结构呈现出一种令人不安的、自我复制的分形特征。

“我们将其命名为‘深渊回响’(abyssa1echo)。”

李艳的声音带着命名者的凝重,“它绝非简单的生物电信号或神经递质。

它是一种寄生在量子纠缠态上的、具有自我复制、污染扩散和强制耦合能力的‘信息病毒’!

它能穿透常规的物质与能量屏障,直接与宿主意识(无论是有机大脑的量子活动,还是能量态意识的谐振核心)在量子层面进行强制耦合与扭曲。

被感染者会经历逻辑混乱、负面情绪(恐惧、愤怒、绝望)被极端放大、最终其意识核心被逐步同化为母巢意识网络的一个延伸节点。”

影像再次切换,展示着一组精妙绝伦、美得令人窒息的分子结构模型。

它们呈现出深邃宁静的靛蓝色,结构复杂而优雅,仿佛宇宙本身凝结的秩序之露。

这是基于对“深渊回响”

分子信息结构的彻底解构,结合地球在脑机接口(意念操控基础)、神经修复因子(早期磁性骨骼锚定技术的关键)以及零号空间稳定粒子(赋予绝对秩序特性)等领域的深厚积累,耗费无数计算资源设计出的合成信息素。

“这就是我们的答案——‘归墟’干扰素(guixuterferon)。”

李艳的指尖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温柔,轻触着旋转的靛蓝色分子模型。

“它的作用机制,是在量子信息层面进行精准的‘分子欺骗’‘分子锁定’与‘意识滋养’:

分子级‘诱饵’与‘锁链’:‘归墟’干扰素的分子结构,经过‘织梦者’亿万次迭代优化,能完美模拟‘深渊回响’病毒最关键的量子信息‘握手’特征,如同制造了无数个以假乱真的‘诱饵’。

当米尔能量体中活跃的污染波动(暗红纹路)试图扩散、寻找新的宿主耦合点或干扰宿主主意识时,会优先被这些‘归墟’分子吸引、牢牢绑定。

这种绑定并非消灭,而是形成一种强制的‘锁链’。

这个锁链如同宇宙中最坚固的冰棺,将结合的污染信息瞬间‘冻结’、‘隔离’在一种近乎时间静止的状态。

切断了被冻结病毒与母巢意识的量子纠缠连接,也彻底阻止了其继续干扰、侵蚀宿主主意识的能力。

被封印的病毒并未消失,但已无害,未来将随着新成代谢排出体外。

神经修复‘抚慰’:分子外层包裹着高度改良的神经修复因子衍生物(源自早期磁性骨骼锚定技术,但效果提升了数个数量级)。

这些因子能在微观层面,温和地浸润、修复被‘深渊回响’长期侵蚀和痛苦折磨造成的意识结构细微损伤,提供一种深层的、舒缓的‘安抚’与‘滋养’效果,帮助宿主的主意识恢复清晰与稳定。”

李艳启动了最终的效果模拟演示:代表米尔能量体的淡紫色光团,被狂暴舞动、如同亿万条毒蛇般的暗红色纹路紧紧缠绕、侵蚀,光晕剧烈波动,边缘不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