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以地球文明为纽带(5 / 6)
宇宙‘寂灭之影’的零星记载,与元帅您信息中所言,颇有印证之处。此次,帝国必将倾力合作。”
三方代表终于齐聚“文明会堂”最深层的、具备多重物理与灵弦屏蔽的圆形会议厅。厅内布置简洁而庄重,环形会议桌呈现出优雅的弧度,地球、星盟、黑塔帝国的旗帜与徽记并列悬挂,象征着平等的地位。
孔方佳作为东道主和“纽带”计划的发起者,主持了首次全体会议。他没有过多的客套,直接引导与会者进入了最核心的议题。
会议的过程,远比预想的更为艰难和激烈。
星盟方面,“烁光”议员首先表达了对高维威胁和“静默弦顶”的深切担忧,但他更强调在行动前,必须建立“完善的、基于星盟宪章的共同行为准则与监督机制”,确保任何联合行动都符合星盟倡导的“秩序与共存”理念。
这显然是为了防止某个文明(尤其是黑塔帝国)借机扩大影响力。
凯洛斯·织网者则从灵能角度提出,高维意识干预对低级文明心智生态的破坏性极大,任何联合研究都必须优先考虑意识防护和信息过滤,避免造成不可逆的精神污染。
索伦·星痕将军则更关注军事层面的整合与效率,他直言不讳地提出,如果需要组建联合舰队,指挥权归属、技术标准统一、后勤保障协同将是巨大挑战,并隐晦地表示星舰文明的军事力量应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
“基石”议员则对资源共享,尤其是能源和稀有矿物方面,提出了诸多具体而严格的条件。
黑塔帝国方面,阿斯塔罗斯皇储展现了与其年龄不符的老练与强硬。他首先肯定了联合的必要性,但随即强调,黑塔帝国作为存在数亿年的古老文明,拥有最丰富的宇宙历史数据和应对未知危机的经验,理应在联盟中拥有“与其贡献相匹配的话语权”。
他带来的军部上将更是明确提出,联合防御体系应以帝国的军事科技和战略节点为基础进行构建。
帝国科学院院长则对星盟方面提出的“完全透明”的研究数据共享要求表示质疑,认为这涉及帝国核心科技机密,必须在确保知识产权和国家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有限度的、有条件的交换。
各方立场鲜明,利益交织,争论的焦点从宏观的战略原则到微观的技术标准,从资源分配到指挥权限,几乎每一个议题都伴随着激烈的辩论和反复的拉锯。
孔方佳作为主持人,始终保持着超然的冷静和强大的控场能力。他时而倾听,时而引导,时而调和,时而果断地打断无意义的争吵,将讨论拉回核心议题。
他充分展现了地球文明作为“纽带”的作用——既理解星盟对秩序与规则的追求,也明白黑塔帝国对实力与地位的看重。
在关键时刻,他会出示更多由“昆仑之心”和“自由火种”提供的、经过筛选但极具说服力的数据,例如“清剿者”意识冲击的详细分析、“静默弦顶”扩张速率的更精确测算、先行者技术解析的部分进展等,用事实说话,证明危机的紧迫性和合作的极端必要性。
他也巧妙地利用地球文明与双方的现有关系进行斡旋。在与星盟代表私下会谈时,他回忆起与米尔在圜丘坛的约定,强调地球对星盟理念的认同;在与帝国代表沟通时,他则提及皇帝陛下的深远目光和阿斯塔罗斯共同作战的情谊,唤起彼此间的信任。
会谈进行了整整三天。这三天里,新长安的夜空下,“文明会堂”的灯光彻夜长明。各方代表团的随行技术官员们也展开了密集的对接工作,在数据交换、技术术语统一、联合研究框架等方面取得了初步进展。
终于,在第三天的深夜,经过又一轮漫长而艰苦的谈判后,一份名为《地球-星盟-黑塔帝国关于共同应对高维威胁及宇宙异常现象战略合作框架》的联合声明草案,艰难地达成了共识。
声明核心内容包括:
成立三方联合战略协调委员会:
总部设在地球新长安,由三方派出常驻代表组成,负责日常协调、信息共享(在约定范围内)和危机预警。
建立联合研究中心:
依托地球“昆仑之心”基地(主要方向:灵弦理论、维度护盾、意识防护)、星盟“纯光之海”(主要方向:能量本质、高维感知)、黑塔帝国“永恒黑塔档案馆”(主要方向:宇宙古史、异常现象记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