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技术跃升与战局逆转(3 / 6)

加入书签

什么方法,尽快把这玩意儿给我量产化!优先装备一线主力舰!前线的小伙子们每天都在用血填补技术差距!”

“放心!生产线已经在调试了!”欧阳长风咧嘴一笑,露出被咖啡染黄的牙齿,“还有更好的!我们对‘火种’战舰的能量护盾系统也有了新发现。

他们的护盾之所以能快速调节频率应对不同攻击,是因为其护盾发生器核心使用了一种……呃……怎么说呢,一种‘动态拓扑电容矩阵’。”

他切换到另一个画面,展示着一个由无数微小、不断自我重组的光点构成的复杂三维网络:“这玩意儿能根据来袭能量的属性,瞬间改变自身的能量储存和释放模式,实现最优抵消。

我们正在尝试用纳米机器人技术和超导石墨烯结合,仿制这种结构。虽然还达不到原版的效果,但初步测试显示,新型护盾对能量武器的平均防御效能提升了百分之二十五!”

“另外,”欧阳长风的语气变得更加兴奋,“我们从‘普罗米修斯号’外部装甲的采样分析中,确认了那种暗色材料确实含有对‘灵弦’波动具有一定吸收和散射特性的成分。

虽然我们无法完全复制,但找到了几种替代合金配方,掺入少量‘奥米伽幽影钢’粉末后,能显着降低舰船被高维意识探测和精神冲击影响的概率!相当于给战舰穿了件‘迷彩服’!”

一个个技术突破的消息,如同强心剂般注入联合文明的血管。实验室里的不眠之夜,工厂里飞溅的焊花,测试场上轰鸣的引擎……所有的一切,都在为前线的逆转积蓄着力量。

“昆仑之心”基地,零号空间实验区。

曾经启动“命运之拨片”、掀起“灵弦背景风暴”的球形空间,再次成为了文明命运的关键节点。经过紧急改造,空间内部搭建起一个高度屏蔽的独立研究舱室,其外壳由多层“奥米伽幽影钢”和新型灵弦屏蔽材料构成,宛如一个漂浮在绝对寂静中的金属堡垒。

孔方佳、李艳和王海峰,以及“枢机”等核心研究人员,将最重要的、关于“灵弦谐振锁”和意识连接机制的研究转移到了这里。利用零号空间“绝对静水”的特性,他们可以最大限度地隔绝高维意识的感知,进行那些在外界堪称“禁忌”的实验。

研究舱室内,气氛凝重而专注。中央放置着一个从“普罗米修斯号”上抢救下来的、相对完好的意识灌注舱单元,以及数台连接着复杂线缆的高精度“灵弦”波动发生器和探测器。

“开始第一次‘谐振锁’频率模拟实验。”李艳的声音在通讯频道中响起,平静无波。她站在主控台前,纤细的手指在虚拟界面上输入一系列复杂的参数。王海峰则紧盯着监控屏幕上的波形图,呼吸略显急促。

“枢机”安静地站立在一旁,他的金属身躯连接着数条数据线,作为实验的“活体”参照和安全监控节点。他的暗蓝色传感器光芒稳定,但内部处理器正以最高负荷运行,分析着每一个细微的数据变化。

嗡……

“灵弦”波动发生器发出低沉的鸣响,一道经过精心调制的、模拟“主宰”控制信号的波动,被注入到那个空置的意识灌注舱中。

监测屏幕上,代表“谐振锁”状态的曲线开始剧烈波动,试图与灌注舱内预设的“锁孔”频率进行匹配。

“匹配度百分之三十……百分之四十五……出现强烈排斥反应!能量反馈飙升!”一名研究员紧张地报告。

“切断能量!记录排斥波形!”李艳果断下令,眉头紧锁,“果然,直接模拟是行不通的。‘主宰’的加密算法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

第一次尝试失败了。但这在意料之中。

随后的几天,研究团队进行了上百次类似的实验,不断调整频率参数、调制方式,试图找到“谐振锁”的规律。失败是常态,偶尔的成功也极其微弱且不稳定。

“不行,这样太慢了。”王海峰揉着发胀的太阳穴,声音带着疲惫,“我们就像在黑暗中摸索一把结构未知的锁,试到宇宙热寂也未必能打开。”

“也许……我们不需要完全复制‘主宰’的钥匙。”一直沉默的“枢机”突然开口,他的合成音在寂静的舱室内显得格外清晰,“我们只需要……制造一把能打开同一把锁的、我们自己的钥匙。”

李艳和王海峰同时看向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