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回声”计划与“爱神”低语(3 / 5)

加入书签

大风险。

李艳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苍白,她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王海峰也猛地站起身,脸上的兴奋之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忧虑。

立刻将情报加密传送给孔元帅!”李艳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但很快恢复了镇定,她的手指在控制台上飞快敲击,舰桥的蓝色冷光映照着她紧绷的脸庞,“通知所有内应,遵循‘瑞瓦’警告,即刻起转入深度静默,非危及文明存续或自身暴露的极端情况,停止一切主动联络。

‘回声’计划调整,优先分析已获取数据,全力寻找‘摇篮’区域的任何蛛丝马迹,并推演‘忠诚度筛查’程序的运作机制和可能的规避方法。”命令被迅速执行。

原本活跃的数据流如潮水般退去,变得稀疏而微弱,舰桥内只剩下仪器低沉的嗡鸣和研究人员压抑的呼吸声,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电离子气味。一种山雨欲来的沉重感,像无形的巨石般笼罩在每个人心头,研究员们交换着忧虑的眼神,却无人敢出声打破这死寂。

远在“泰山号”空间站的孔方佳,在收到李艳转来的紧急情报后,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他独自站在指挥中心的巨大舷窗前,宽阔的玻璃映出窗外景象:

刚刚经历过战火洗礼的舰队残骸在星空中漂浮,防御平台正缓慢修复,焊接的火花在黑暗中闪烁,宛如垂死的萤火。

星辰的寒光映照在他刚毅而沉静的脸上,深邃的眼眸中波澜涌动,仿佛在倒映着整个宇宙的沉重。内应网络是他打破僵局的关键一手棋,如今这步棋面临着被对手吃掉的危险。高维力量的警觉和反应速度,超出了他的最坏预期,像一张无形的网正在收紧。

是继续冒险让内应活动,争取可能的关键情报,还是果断断线,保存这来之不易的火种?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冰冷的舷窗玻璃上划过,留下淡淡的雾气痕迹,脑海中飞速权衡着利弊:内应的暴露可能摧毁多年布局,但放弃行动又可能错失扭转战局的契机。

牺牲是战争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无谓的牺牲必须避免,每一个生命都承载着文明的希望。“凯铎”他们存在的价值,远不止于传递几次战术情报,他们代表着“火种”文明自我觉醒的可能,是未来或许能够从内部瓦解高维力量统治的种子,一旦失去,将再难培育。

最终,他做出了决定。接通与“倾听者”舰的加密通讯,全息影像在面前展开,他的声音沉稳而坚定,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李博士,王教授,执行‘瑞瓦’的建议,‘回声’计划转入最低功耗运行模式,以保护内应为第一优先。通知他们,在地球文明发动下一次大规模战略行动之前,保持绝对静默。”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凝重,眉头微蹙,仿佛在承受千钧重担:“但是,关于‘摇篮’和‘忠诚度筛查’的研究不能停止。这关系到我们能否理解高维力量的生物控制技术底线,也关系到未来我们能否帮助‘火种’文明真正摆脱奴役。

我需要你们集中所有算力,从我们已掌握的一切数据中——包括先行者的记忆碎片、零号空间的观测记录、‘火种’俘虏提供的信息——寻找任何可能的线索。这或许比一万艘敌舰的动向更有价值,因为它触及了敌人统治的核心。”

“明白,佳哥(元帅)!”李艳和王海峰齐声回应,他们的声音在通讯中回荡,李艳紧握拳头,王海峰则挺直了背脊,他们能从孔方佳的语气中听出那份深沉的决心和对文明未来的深远考量,仿佛这命令不是简单的指令,而是点燃希望的星火。

接下来的几周,“倾听者”舰如同一个在暴风雨前夜蛰伏的孤岛,外部静默,内部却进行着更加紧张和专注的研究。科学家们如同最细致的考古学家,一遍遍梳理着浩如烟海的数据,试图从碎片中拼凑出真相。

李艳带领的团队重点分析“忠诚度筛查”。他们发现,所有被“筛查”出问题的“真实火种”,其意识信号在消失前,都曾有过接触某些特定类型“非标准信息”的记录

——这些信息可能来自战场上的异常缴获(如地球文明故意散布的、经过伪装的信息包),也可能来自虚拟空间内某些未被完全抹除的、关于“爱神”星古老历史的残留数据碎片。

“高维力量在害怕,”李艳在一次内部讨论会上分析道,她的眼神锐利,“它害怕‘真实火种’接触到它们被奴役之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