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探索‘暗系’迷潭(2 / 5)
这些地方的‘异常’,本质是什么?”
办公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有全息投影仪低沉的嗡鸣声。李艳和王海峰也在思考着这个问题。
常规的物理定律在那里几乎失效,时空被扭曲,能量以难以理解的方式运行。
突然,孔方佳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像是黑暗中划过的闪电。他之前一直将注意力集中在“暗影弦”的存在形式和它们的意识上,却忽略了一个更基础的物理问题!
“等等!”他出声打断了沉默,身体不自觉地坐直了,“我们一直在讨论‘暗影弦’是什么,它们的状态,它们的意图。但有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我们似乎忽略了!”
李艳和王海峰同时看向他,被他的反应所吸引。
“能量!”孔方佳的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一种发现关键线索的激动,“那些暗影弦,它们不是虚无的幻影,它们能发动攻击,能维持某种结构,甚至能进行通讯!这需要能量!驱动它们、让它们保持‘活性’,甚至让它们感到‘痛苦’和进行‘挣扎’的能量,到底是什么?”
他站起身,快步走到全息星图前,调出γ-7异常空域的宏观扫描图和“弦球之眼”的微观弦景并置。“看!这些暗影,它们附着在宇宙弦上,影响着弦的振动。
但它们本身,是一种什么样的能量形式?它的来源是什么?性质是什么?为什么它能在那种极端环境下显性存在,而不是像暗物质暗能量那样,通常难以直接观测?”
这个问题如同一个关键的钥匙,瞬间打开了新的思路。李艳和王海峰的眼睛也亮了起来。是啊,追本溯源,能量是基础!不了解驱动这一切的能量本质,所有的猜测都像是空中楼阁。
“立刻!”孔方佳转身,语气果断,“通知秘密专项分析小组所有核心成员,一小时后在第三简报室集合!我们有新的方向了!”
一小时后,第三简报室。
这间位于“昆仑之心”基地核心区的简报室采取了最高级别的信息屏蔽措施,墙壁内嵌着多层能量阻尼器和量子干扰器,确保内部的讨论绝不会被任何形式监听。
椭圆形的会议桌周围,坐满了二十余位神情严肃的专家,涵盖了理论物理、高能物理、宇宙学、弦理论、能量生物学等多个尖端领域。气氛凝重而专注。
孔方佳站在主位前,没有过多的寒暄,直接切入主题。他简要复述了刚才在办公室里的思考,重点强调了“暗影弦附着能量本质”这个关键问题。
“……因此,我们认为,理解这种未知能量的性质,可能是解开‘暗系’之谜,乃至理解先行者状态和高维干预机制的一把钥匙。”
孔方佳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专家,“各位都是各自领域的翘楚,我需要你们调动所有的知识和想象力,对这个能量属性进行最大胆的假设和最严谨的推演。”
专家们陷入了热烈的讨论。各种理论模型被提出,又迅速被已知的观测数据验证或质疑。
“从‘弦球之眼’观测到的能量签名看,它既不同于已知的电磁相互作用,也不同于强、弱相互作用,更不同于引力。”
“它表现出一种非局域性,似乎能通过弦背景瞬时传递影响,这有点类似量子纠缠,但规模和作用方式又截然不同。”
“它对物质世界的直接干涉能力很弱,需要通过影响宇宙弦或意识层面来间接实现,这说明它可能更接近……信息熵?或者某种纯粹的意识能量?”
“但它确实具有能量属性,能够做功,能够被探测到强度变化……”
讨论一度陷入僵局。这种能量似乎兼具了多种矛盾特性,难以用现有的物理框架完美归类。
就在这时,一位坐在角落、相对年轻的女性分析员犹豫地举起了手。她叫林星,是能量生物学和弦理论交叉领域的新锐,以思维活跃、敢于提出非常规设想而着称。在众多资深专家面前,她显得有些紧张,但眼神中却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元帅,各位老师,”林星的声音清晰,虽然略带一丝紧张,但逻辑分明,“关于这个未知能量,我……我根据之前传回的所有数据,做了一些跨维度的频谱对比和模型拟合分析。”
她操作着自己面前的终端,将一组复杂的频谱分析图和数学模型投射到会议桌中央的共享全息屏上。图像上,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