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探索‘暗系’(2 / 5)
道平台组件被拆解并模块化,以便在目标空域外围快速部署。
最关键的“弦球之眼”-III和‘弦球之手’-1型机被小心翼翼地拆卸、封装,然后运抵“启明号”,安装在舰体腹部一个经过特殊加固和屏蔽的舱室内。连接着庞大的能源核心和冷却系统,使得“启明号”的引擎嗡鸣声都比平时更加沉重。
出发前夜,孔方佳和李艳在“启明号”的舰长室里相对无言。窗外是地球静谧的夜景,城市的灯火如同镶嵌在黑色天鹅绒上的钻石。
“答应我,一定要小心。”李艳最终打破了沉默,走上前,替孔方佳整理了一下本就已经笔挺的衣领,动作轻柔,指尖却带着一丝微不可察的颤抖,
“不要逞强。感觉到任何不对,立刻撤离。数据可以慢慢收集,但人……”她没有说下去,只是深深地看着丈夫的眼睛。
孔方佳握住她的手,她的手微凉。他用力握了握,传递着令人安心的力量和温度:“放心,艳子。我不是孤身一人,我们有最优秀的团队,最先进的装备。而且,”他嘴角勾起一丝淡淡的、自信的弧度,“我还得留着这条命,看到地球文明真正掌握自己命运的那一天。别忘了我们的约定。”
李艳点了点头,将担忧深深埋进心底,眼中重新焕发出科学家的锐利光芒:“嗯。我会全程监控所有数据。一旦‘弦球之眼’有任何发现,我们需要第一时间进行分析判断。”
漫长的曲速航行开始了。舰队如同几粒微尘,投入无垠的宇宙海洋,向着那片未知而危险的“暗系”区域驶去。
航程中,舰队进行了多次模拟演练,针对可能遇到的各种极端情况制定了详尽的预案。科学家团队则反复检查着每一台仪器,确保它们到达目的地后能以最佳状态工作。
孔方佳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舰桥或实验室,与李艳、王海峰以及随行的多位科学家讨论着各种可能性。他的大脑如同最高速的量子计算机,吸收着所有信息,不断推演、修正着探索方案。
偶尔,他会独自站在舷窗前,望着窗外飞逝的星光,目光深邃,无人知晓他内心在思考着什么。是对未知的警惕?是对文明未来的忧虑?还是对那所谓“升维后问题无穷”的一丝难以言喻的悸动?
数日后,舰队脱离了曲速状态,悬停在γ-7异常区的边缘。
眼前的景象让即使是最资深的宇航员也感到震撼。眼前的空域并非纯粹的黑暗,而是弥漫着一种诡异的、仿佛混合了所有脏污颜色的暗淡辉光,如同宇宙背景被泼洒了浓稠的、不断缓慢蠕动的油彩。
巨大的、扭曲的引力透镜效应使得远处的星光被拉成怪诞的弧形和光斑,视线所及的一切都在微微波动,仿佛隔着一层灼热空气观察景物。偶尔有惨白色的高能辐射脉冲如同幽灵的触手,从幽暗的星云深处骤然探出,又瞬间消失,留下视网膜上的残影和传感器刺耳的警报。
空间本身似乎就不稳定,肉眼可见细微的、如同水波般的涟漪在不断荡漾,那是时空褶皱的外在表现。一些细小的小行星碎片如同被无形之手操控,进行着毫无规律可言的疯狂舞动。
“报告元帅,舰队已抵达预定坐标。外部环境监测数据与历史记录相符,但局部波动强度超出预期百分之十五。”传感器官的声音透过通讯器传来,努力保持着镇定,但语速比平时稍快。
“所有舰船,维持最高级别防护力场,引擎功率保持最低稳定输出,减少自身对时空背景的扰动。‘玄武一号’、‘玄武二号’,前出至警戒位置,建立防御阵型。‘夜莺’小组,散开,进行初步环境扫描。”
孔方佳的声音冷静如常,清晰地下达着一连串指令。他坐在舰长椅上,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如炬地扫过主屏幕上不断刷新的数据流和外部影像。
“启动‘守护者’部署程序。”他继续命令道。
一艘经过特殊改装的工业舰缓缓前出,在异常区边缘的相对稳定区域开始作业。巨大的机械臂将一个个模块化的“守护者”组件精准地投放到预定轨道上。组件自动展开、连接、校准,开始构筑一个将整个异常区半包围起来的无形监控与防御网络。
“守护者网络构建中……节点一上线……节点二上线……能量连接稳定……开始建立基线数据库……检测到强烈背景干扰……系统自适应调整中……”工程师的汇报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