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与杨天择博士头脑风暴(2 / 5)
与其说是办公室,不如说是一个小型的战略分析与研究室。墙壁是可切换显示的智能材料,此刻正呈现着深邃的星空图景。房间中央是一个巨大的环形全息工作台,四周环绕着数个舒适的座椅。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臭氧和清洁剂的味道,通风系统低声嗡鸣。
两人刚进入办公室没多久,门外就传来了有节奏的敲门声。
\"请进。\"孔方佳沉声道。
门滑开,一个年轻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来人正是杨天择博士。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还要更显年轻一些,身材高而略显瘦削,穿着一件有些皱巴巴的白色科研工作服,外面套着一件多口袋的深色马甲,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睛明亮而充满好奇,甚至带着一丝学生般的腼腆与局促,但深处却闪烁着不容忽视的智慧火花。
他的头发有些凌乱,似乎刚刚从一堆数据或实验中抬起头来。看到孔方佳和李艳,他明显有些紧张,立刻站直了身体,略显仓促地行了个礼:\"元帅,李博士。杨天择奉命报到。\"他的声音清亮,语速稍快,透着一股年轻学者的朝气与些许不安。
\"杨博士,不必多礼,请坐。\"孔方佳难得地露出一丝温和,指了指工作台对面的悬浮椅。李艳也对他微笑着点了点头,示意他放松。
杨天择有些拘谨地坐下,双手下意识地放在膝盖上,目光快速扫过房间里先进的全息设备和闪烁的数据流,眼中流露出难以抑制的好奇与兴奋。
\"杨博士,\"孔方佳开门见山,没有任何寒暄,\"这次紧急请你过来,是想深入探讨你上次会议上提出的那个观点——关于高维信息可能是一种'意识载体'的设想。\"
杨天择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仿佛被点燃的星辰,之前的紧张感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沉浸在学术思考中的专注与热情:\"元帅您说的是那个基于'量子意识投影假说'和'宇宙信息场论'的交叉推导?您对这个想法感兴趣?\"他的语速更快了,带着显而易见的兴奋。
\"不仅仅是感兴趣。\"孔方佳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交叉放在工作台上,目光锐利而专注,\"我们最近获得了一些...极其特殊且高度机密的情报,可能与你这个设想有关。但在深入之前,我需要你以科学家的直觉和逻辑,尽可能详细地阐述你的推理过程和依据,不要有任何保留。\"
李艳接口道,语气温和但同样认真:\"是的,杨博士。请把你所有的想法,无论听起来多么非常规,都说出来。我们现在需要的是跳出框框的思维。\"
杨天择深吸了一口气,推了推眼镜,眼神变得无比专注,仿佛进入了另一个维度。他组织了一下语言,开始阐述,手指无意识地在空中比划着,辅助他的表达:
\"好的,元帅,李博士。我的想法,其实源于对几个看似不相关领域的观察和思考的融合。\"
\"首先,是来自星盟资料库,特别是晶析文明共享的部分关于'秩序棱镜'的模糊记载。\"他语速飞快,但逻辑清晰,\"晶析文明认为宇宙底层存在一个'信息场',所有物质和能量的状态都是这个场的一种'投影'或'表达'。
这个场并非静态,而是流动的、充满'潜在可能性'的。这听起来很像我们弦理论中'量子泡沫'和叠加态的概念,但他们更强调信息的'结构性'和'关联性',而非单纯的粒子性。\"
\"其次,是黑塔帝国档案馆中一些极其古老的、关于'灵能文明'遗迹的记载。\"杨天择继续道,眼中闪烁着发现宝藏般的光芒,\"那些记载描述,某些强大的灵能个体,可以通过高度集中的'意志',直接影响微观粒子,甚至短暂地扭曲局部时空。
虽然记载语焉不详,且被帝国主流科学界视为迷信或夸张,但其中反复提到一个词——'意念塑形'。这让我想到,意识,或者说高度有序的信息处理过程,是否本身就能与那个底层'信息场'产生某种...共振或干涉?\"
\"然后,是我们自己的'弦面之眼'和'弦球之眼'实验数据。\"他越说越兴奋,几乎要从椅子上站起来,\"尤其是'弦球之眼'进行主动'选择'时,操作员反馈的那种模糊的'意图参与感'。虽然无法量化,但多位顶尖科学家都有类似的主观体验。这难道仅仅是心理作用吗?
还是说,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