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殖民D计划(3 / 5)
编织宇宙的经纬。
“我们的突破性发现在于此——‘共振编织场’理论!”李艳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激动,这是她毕生追求的曙光,“基于能量文明关于‘频率是沟通维度的桥梁’的古老启示、元素文明对能量场‘精微塑形’的独到理解、钛岩文明将‘物质共振’应用于毁灭性武器(‘震波撕裂者’)的反向工程启发,再结合‘弦面之眼’对时空基础弦的感知能力,我们终于找到了与时空‘弦’本身进行‘沟通’与‘引导’的方法,而非暴力对抗!”
她展示出一个极其复杂、核心由经过特殊调制的斐波那契能量波序列构成的数学模型:“核心原理是:不再进行暴力撕扯!而是通过精心设计、调制的能量场频率,这种频率中蕴含着特定的‘信息指令’(如同一种时空语言),就像用精确频率的音叉去引发另一根音叉的共鸣!让目标区域的时空‘弦’进入一种……‘预备共振’的柔性状态!显着降低其结合能阈值!”
星图上出现一个震撼的动态模拟:一片目标区域被代表“共振编织场”的柔和金色光晕笼罩。光晕内的时空“弦”仿佛被无形的手轻柔抚过,开始以一种更协调、更舒缓的频率共振、波动。这时,一道强度远低于“震波撕裂者”、高度可控的凝聚能量脉冲(启动能量)精准射入这片被“软化”的区域中心点——
嗡——!
模拟画面中,奇迹发生!被“编织场”预先软化和调谐的时空结构,在可控能量脉冲的触发下,如同被温柔而灵巧的手牵引的丝线,自然而然地弯曲、折叠、搭接,形成了一个边缘光滑、能量波动稳定、结构完美的微型虫洞通道!虽然微小且持续时间短暂,但其结构的稳定性和能量效率,远优于深渊“门扉”那充满裂痕与能量溢散的暴力产物!
“成功了?!天啊!”刘星雨上将忍不住低呼出声,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狂喜光芒。连一贯冷静的关哲,紧抿的嘴角也微不可察地松动了一丝。长老们更是激动得身体前倾,大长老的手指微微颤抖。索伦将军的目光也瞬间锐利了数倍,紧紧锁定着那个微型虫洞模型,计算着其战略价值。
“是的!在‘灵神星’基地‘织女座’实验室的受控环境下,稳定、可控的微型虫洞(直径小于1米,持续时间3.7秒)生成实验,成功率已达到81.3%!”李艳给出了肯定的数据,但随即话锋一转,带着顶级科学家的绝对严谨与清醒,
“但这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从实验室尺度的微型虫洞,到建造能够横跨星海、稳定运行、可供舰船通行的实用化‘星门’,我们面临着一系列指数级增长的巨大挑战:能量需求呈几何级数攀升,维持大型虫洞稳定需要建造功率堪比小型恒星的‘编织场’主发生器和覆盖范围更广、精度更高的‘弦面之眼’监控阵列;
通道两端定位精度要求达到普朗克尺度级别;如何防御敌对势力对星门本身的攻击或干扰?如何在超空间内导航?这些都是横亘在理论突破与工程奇迹之间,亟待解决的珠穆朗玛峰!”
孔方佳的目光瞬间变得如同超新星爆发般无比锐利,他立刻捕捉到了李艳汇报中蕴含的、足以颠覆银河格局的战略价值:“李院士,你的核心结论是:我们掌握了建造属于地球文明、更安全、更高效、更可控的星门技术的理论基础与核心路径?”
“理论基础与核心物理路径已确认打通!剩余的是工程化、材料学、能量技术和系统集成的问题!是时间与资源投入的问题!”李艳的回答斩钉截铁,充满了科学家的自信。
“好!天佑人类!”孔方佳的声音如同两柄神兵交击,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与狂喜,“殖民d计划的基础,是星盟联合军事清障与共同开发,是我们融入秩序、获取未来的关键一步。这将是我们对星盟,对人类未来最有力的保障与献礼!”
“索伦将军,”孔方佳最后看向星盟的投影,语气诚挚而充满力量,“‘北境拓荒’(殖民d计划)与‘星门黎明’工程的初步构想,是地球文明对星盟未来秩序与共同繁荣的双重献礼,也是我们履行盟友责任的诚意。
我再次请求星盟军事委员会尽快召开特别会议,审议并授权‘净化星尘’战役的具体行动细则与联合殖民开发章程的制定流程!地球,已准备好为秩序的新边疆,流尽最后一滴血与汗!我们的舰队与工程船,随时待命!”
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