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完成访问与星海启明(4 / 5)

加入书签

,是巨大的能量消耗,遵循质能守恒。”科学家指向场发生器下方深不见底的、通往星球核心的地热能量汲取井,井口喷涌着赤红的岩浆能量,“每一次‘创世’或‘湮灭’,都需星球伟力的支撑,如同借用大地的脉搏。”

“场塑形!量子层面的物质编辑!”孔方佳内心掀起惊涛骇浪,指尖不自觉地颤抖。元素文明对物质基本构成的操控能力,达到了神乎其技的地步,这简直是一场微观宇宙的舞蹈!这给了他关于“弦面之眼”能量干预方式的全新视角,思绪如潮水般翻涌。

“弦面”是时空结构的“纤维”,那么操控它的能量场,是否也需要像元素文明那样,是一种高度有序、蕴含特定“信息指令”(如同与物质对话的语言)的复合场?而非“弦面之眼”目前相对简单的能量脉冲。

如果能设计出能更“温柔”、“精准”地与弦面结构本身进行“沟通”和“引导”的能量场模式,或许能大大降低坍缩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和时空扰动风险!元素文明,是驾驭物质底层语言的大师,他们的“场艺术”,如同一位优雅的指挥家,为“弦面之眼”的精细化操作指明了方向,开启了一扇通往未知境界的门户。

孔方佳凝视着窗外的元素城市,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金属玫瑰表面的斐波那契螺旋纹路,那冰冷的触感仿佛烙印进他的神经末梢。元素文明的“场艺术”启示如星火燎原,在他脑海中勾勒出“弦面之眼”操控的全新蓝图——一种能与时空纤维“对话”的精密能量场,不再是蛮力的冲撞,而是如诗人般吟诵宇宙底层语言的优雅引导。但这份狂喜之下,深埋着挥之不去的隐忧。他想起枢机·银辉那模拟味觉的冰冷仪式,想起索伦逻辑树中牺牲克隆体的冷酷选项,每一个文明的生存之道都像一把双刃剑,在斩开困境的同时,也在灵魂上刻下异化的裂痕。

归途:星海启明

随着访问最后一站元素文明的“万象熔炉”的巨大火山观测台——那座在熔岩海洋中喷吐着规则几何形烟柱的奇观——逐渐在舷窗外缩小,最终被跳跃的光芒吞噬。“轩辕号”和“寂静利刃”两艘星舰,终于脱离了星盟核心星域那令人目不暇接、光怪陆离的文明奇观,义无反顾地驶入返回太阳系的漫长曲速通道。

舰桥内,舷窗外的星光被曲速效应拉成无数流动不息的光之丝带,交织成一幅静谧而壮丽的宇宙画卷。孔方佳独自一人站在巨大的弧形舷窗前,他身着玄黑色作战服的身影笔挺,仿佛已与舷窗外那片深沉无垠的宇宙背景融为一体。

他的眼神不再像当初离开地球时那样,带着对未知星海近乎燃烧的急迫探寻,而是沉淀下一种厚重如星尘的深邃光芒,那是一种饱览群星后的宁静与洞悉。七种截然不同的文明,七条通往宇宙法则极致的道路,如同七颗璀璨夺目的星辰,在他思维的广袤宇宙中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复杂而和谐的星图。

能量文明(纯光之海):意识频率调制,感知高维“噪音”与投影。核心启示:频率是维度沟通的桥梁,意识波本身即是一种宏观的“扫描”方式。(这印证并极大拓展了“弦面之眼”的理论基础,为其感知维度提供了新的范式。)

银翼文明(苍穹之脊):生物电浆推进,分布式生物传感网络(流岚感应鳞)。核心收获:获得了超高精度、极致微型化、高度生物集成分布式感知网络的可行性模板。(这为“弦面之眼”探测阵列的感知精度与部署形态的升级,提供了近乎革命性的思路。)

钛岩文明(锻星之砧):物质共振分解(关键频率47.2赫兹),高效能量汲取(同位素矿石),极端环境适应技术。核心灵感:物质(其弦面基础结构?)的固有共振频率是优雅驾驭庞大力量的关键钥匙,必须寻找那独特的“弦面之歌”。(这为显着降低“弦面之眼”操作的能量消耗和安全风险,开辟了全新的研究方向。)

灵能文明(织梦者之穹):量子神经织网技术,集体意识高效协同与防御屏障(用于对抗深渊回响)。核心应用:直接指向构建操作者协同网络与意识防火墙,以抵御高维信息流的致命反噬。(这为“弦面之眼”进行高危深度扫描操作,提供了不可或缺且至关重要的安全保障方案。)

星舰文明(方舟·归途):克隆记忆移植技术,绝对理性战争机器逻辑,生存本能与个体意识的尖锐冲突。核心警示:以冰冷的现实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