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平静海面下的暗流(3 / 5)

加入书签

,以及在末日压力下迸发的、令人瞩目的科技活力(仅限于民用和基础科研领域,如高效农业、新型材料、环保科技)。

期间签署的《地球-星盟深化合作谅解备忘录》中,着重强调了文化年互访机制(互派艺术团、学者)、非战略物资贸易通道拓展(民用矿产、农产品、工业品)、以及在地球建立星盟基础科技学院分院(旨在培养本土人才)等具体事项。

技术合作方面,地球方主动开放了几个大型生态穹顶城市(如新长安、新沪城)的参观权限,展示了成熟的封闭生态系统循环技术(水、空气、废物处理)、应对极端环境(辐射、沙尘)的城市基建奇迹、以及基于星盟基础理论衍生发展的民用能量网络(城市供电、交通)和先进医疗技术(基因修复、纳米医疗)。对于敏感的军事技术,则巧妙地以“专注于家园重建与本土防御”为由,仅展示了部分早已公开的、防御性质的近地轨道炮台网络和深空预警雷达站模型,显得低调而务实。

孔方佳作为军方代表和星盟议员,全程参与,发言沉稳有力,逻辑清晰。他重点阐述了地球在“光复走廊”战役后巩固防线、清剿残余虫族威胁的努力,强调了与星盟(尤其是“裁决之锤”舰队)协同作战、信息共享的重要性,对星盟过去提供的技术援助(基础护盾理论等)表示了诚恳的感谢。他敏锐的目光注意到,当话题涉及虫族近期动向时,索伦·星痕将军的眼神锐利了几分,身体微微前倾,如同嗅到猎物的鹰;而米尔则几不可察地向他(孔方佳)传递了一个微弱的、带着安抚意味的“稍安勿躁”的意念波动。

正式的官方行程中,星盟代表团成员们被地球上丰富而独特的文化深深震撼。钛岩文明的“基石”议员站在经过特殊加固处理的八达岭长城之巅,感受着脚下古老砖石传递的沧桑岁月与坚韧不拔的意志,他体表的岩石纹理仿佛都随着呼啸的山风微微共鸣,发出低沉而满足的、如同大地脉动般的嗡鸣。

灵能文明的凯洛斯·织网者沉醉于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那些蕴含了独特精神意蕴的古代书画(《千里江山图》的壮阔、《兰亭序》的飘逸)、瓷器(汝窑天青的温润)、青铜器(司母戊鼎的厚重),在他强大的精神力感知下,仿佛活了过来,诉说着千年的故事与匠人的心血,他太阳穴的能量导管光芒流转加速,如痴如醉,如同在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

星舰文明的索伦·星痕将军在参观秦岭深处“洪荒开天”民用工业基地(经过精心设计的展示区)时,对地球人将星盟基础材料学应用于行星级基建(巨型桥梁、地下城市框架)的效率表示认可,不时与身边的技术副官低语,但眼底深处始终带着一丝评估的锐利和审视,仿佛在衡量这个文明的工业潜力。能量文明的“烁光”议员则对黄龙、九寨沟等地纯净而磅礴的自然能量场表现出浓厚兴趣,其炽白的光团在五彩池清澈如镜的水面上空微微膨胀收缩,光晕变幻,仿佛在无声地与这片天地灵秀进行着能量层面的共鸣与对话。

官方行程的最后一日,夜幕低垂。白日喧嚣的新长安渐渐安静下来,只剩下远处霓虹光芒在能量护罩下无声流淌。代表团其他成员被安排欣赏一场融合了全息投影技术与中国传统京剧、昆曲精华的跨界演出。而孔方佳,则在与大长老短暂而隐秘的眼神交流后,通过一条隐藏在联合政府大厦深处的、需要三重生物识别的隐秘通道,带着李艳,在两名如同影子般无声无息的幽灵卫队精锐护卫下,悄然抵达了城市中被严格保护起来、笼罩在能量静默场中的古迹——天坛。

夜间的天坛圜丘坛,褪去了白日的庄严肃穆与游客喧嚣,在精心设置的、隐藏于地砖缝隙和古柏根部的柔和地灯映照下,更显神秘、空灵与历史的厚重。巨大的圆形祭坛由洁白的艾叶青石铺就,在清冷的月光下泛着玉石般的光泽。坛面中心的天心石光滑如镜,倒映着漫天璀璨的星斗,仿佛将整个宇宙纳入其中。四周的汉白玉栏杆如同沉默的、历经沧桑的卫士,将这片古老的祭天之所与凡尘俗世温柔地隔开。夜风拂过坛周数百年树龄的古柏,发出沙沙的轻响,如同历史的低语。空气中弥漫着草木的清香与一种难以言喻的、沉淀了数百年的敬畏与虔诚气息。

孔方佳小心地搀扶着李艳,两人站在圜丘坛的最中心——天心石上。脚下冰凉的石面传来亘古的宁静。片刻之后,他们面前的空间微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