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虫族?!是!又不是!(3 / 6)

加入书签

精巧’,甚至带有某种……‘规划’和功能分区的痕迹?这完全不符合我们对虫族‘绝对蜂巢意识主导一切个体行为’的认知模型!”

叶璇的发现和分析如同投入冰水中的炽热金属,瞬间激起了剧烈的反应,但也冲淡了些许纯粹的恐惧,取而代之的是巨大的困惑和强烈的好奇。一颗重力三倍于地球、大气压二十倍、充满剧毒硫化物的地狱行星上,存在着与宇宙蝗虫虫族同源、却表现出如此迥异特性的生命?它们似乎被永恒地锁死在了这行星表面的高压锅里?它们是谁?它们如何生存?它们与那毁灭性的主族群到底是什么关系?

关哲的手指在那决定全舰命运的红色按钮上悬停了漫长的数秒,指尖微微发白。最终,他缓缓移开手指,按下了另一个通讯键,直接连通叶璇所在的“烛龙”分析中心:“叶博士,我需要你基于现有全部数据的专业判断。目标生物族群,对我们殖民b编队构成即时、实质性威胁的可能性,评估!现在!”

通讯频道那头陷入短暂的沉默,只能听到背景中仪器高速运转的细微嗡鸣。几秒钟后,叶璇清晰、冷静、条理分明的分析传来,回荡在寂静的舰桥:

“舰长,综合现有所有传感器数据、生物信号特征、行为模式及环境约束分析,判断如下:目标生物族群对‘精卫号’及殖民b编队构成即时威胁的可能性——极低!”

“理由一:行星环境本身就是一道天然的、对我们而言几乎无法逾越的物理屏障。超重高压环境对我们所有已知型号的登陆单位(包括最强化的动力装甲)构成致命威胁,人员活动时间将被压缩至极短,且风险极高。同样反推,目标生物族群在其生理结构上必然高度特化以适应这种环境,它们脱离其原生环境生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更不具备任何可观测或理论支持的星际航行能力。它们被困在这里,如同我们难以进入。”

“理由二:其生物信号显示的生命活性强度和能级,远低于战场上的任何虫族单位。其行为模式(基于建筑形态和初步热源活动)显示出一种内敛的、高度适应性的、资源集约型的生存策略,而非虫族标志性的狂暴扩张和毁灭性掠夺。最关键的,‘沉默’特性——缺乏跨星系生物能场及量子纠缠信号,意味着它们与主群虫族的蜂巢意识网络极可能已彻底断开联系数十亿年,甚至可能……在远古时期就作为一支失落的分支,在此地独立进化至今!”

“理由三:基于以上,结合其相对‘精巧’的建筑结构所暗示的、可能超越纯粹本能的协作能力,我强烈建议,在做好最高等级防护的前提下,派遣科学探测组进行抵近观察和采样!舰长,这不仅仅是一个生物学奇观!这可能是我们了解虫族起源奥秘、探索生命在极端环境下的进化极限、乃至挖掘其潜在生理弱点的……无价之窗!其战略价值,难以估量!”

关哲的目光如同探照灯般缓缓扫过舰桥内每一张脸——紧张、恐惧、困惑,但更多的是被叶璇的分析点燃的、属于人类最本源的求知欲。巨大的风险背后,是可能颠覆人类与虫族战争格局的战略机遇。他深吸一口气,那混合着舰桥臭氧味和合金冰冷气息的空气,此刻仿佛带着千钧重量。他的目光最终定格在主屏幕上那片神秘、厚重、死寂却又暗藏生机的铁锈色星球,以及那片依附在绝壁上的沉默蜂巢。

“命令!”关哲的声音如同洪钟,打破了舰桥的沉寂,也定下了行动的基调:“殖民b编队,进入‘黄羊角-b’行星同步轨道,保持最高级别警戒!全舰武器系统待命,但未经我直接命令,严禁任何主动攻击行为!”

“科学部,叶璇博士!立即组建‘黄羊角’科学探测组。你任组长,全权负责科研行动!”

“工程部,王磊!立刻启用‘夸父-III’重型行星登陆舱!进行最高等级环境适应性紧急改装:主结构支撑梁强化至理论极限,加装三倍重力补偿系统,升级维生循环系统冗余度,配备超高压环境专用防护外壳及剧毒气体多重过滤单元。搭载两台‘刑天-探索者’型重型工程机甲,同样进行环境适应性强化!”

“探测组任务:着陆于G-7区域边缘安全地带,建立临时前哨站‘观察点零号’。行动核心原则:非接触式观察!使用远程操控无人机及地面机器人进行抵近侦察、环境采样及生物信号捕捉。严禁任何主动接触、挑衅或干扰本土生物的行为!行动代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