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受邀参观星盟前线基地(2 / 3)
然,\"至于78星云的能量束,其实是我军正在测试的概念性武器——利用行星电离层聚焦的电磁脉冲,并非成熟的舰载武器系统。\"这番说辞经过量子逻辑推演,既承认存在能量武器,又将其定义为未成品。
米尔适时上前,能量体在两人间形成缓冲屏障。\"指挥官,孔元帅长途跋涉,不如先参观'星尘'材料实验室?\"他的能量光晕脉动频率降至每秒18次,\"那里的'熵减'合金技术,或许能为贵军的武器外壳提供新思路。\"米尔看向孔方佳说到。
穿过基地走廊时,孔方佳注意到墙壁晶体正在播放虫族战斗全息影像。其中一帧画面显示,星盟战舰装甲在虫族酸液侵蚀下,液态金属如活物般涌动修复。\"这是最新的'熵减'合金。\"指挥官摊开手掌,身边的副官递上了一块流动的银色金属,表面泛着诡异的量子隧穿光泽,\"分子结构能自主修复,但对虫族生物酸的防御效率仅73%。\"
陈凯大副戴着白色手套的手指划过金属表面,显微镜般的目光锁定在原子排列层。\"检测到未知重元素,\"他的声音带着学者严谨,\"请问是通过引力约束还是强相互作用稳定同位素衰变的?\"这个问题精准避开材料应用,直抵核心物理原理。
星盟基地指挥官的目光在陈凯身上停留三秒,能量面罩闪烁了一下——那是星盟标准的\"信息筛选\"反应。\"涉及基础科学机密,\"他的声音毫无波澜,\"但作为盟友,可开放'大气重塑'技术的基础参数。\"挥手间,数据流在空中汇聚成复杂模型,\"利用超引力装置压缩惰性气体,利用小行星或者彗星增加星球水资源,建立大型电离场,这三样结合,曾让十几颗行星和上百颗气态巨行星的卫星改造成适合碳基生命居住。\"
孔方佳心中微动,这正是地球殖民计划的卡脖子技术。他不动声色地追问:\"对于长期失重环境下的骨质流失问题,贵方有何医学方案?\"米尔的能量体泛起赞许涟漪,脉动频率升至每秒20次。\"孔元帅目光长远。\"全息模型切换为碳基生命骨骼的量子纠缠态演示,\"在失重状态下,人体骨质会快速流失,主要原因在于骨骼失去了日常承受的机械负荷,尤其是重力造成的负荷,导致骨重建平衡被打破,骨吸收大于骨形成。这是'磁性骨骼锚定'技术,通过外部调控钙原子磁场维持骨质密度,可提供临床数据。你们可以测试一下,这个技术我们星盟大部分文明生物都可以有效使用。\"
就在此时,指挥官突然转身,面罩紫光暴涨:\"作为技术交换,星盟希望了解贵军离子武器的能量约束方式——尤其是连续发射时如何避免能量过载。\"这个问题如量子匕首,直刺地球文明的伪装核心。
孔方佳感受到身后陈凯轻捏衣角——这是预先设定的\"核心机密预警\"信号。他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困惑表情:\"看来是我们在78星云的测试引发了误解。\"他调出无畏号的公开武器参数,指尖划过虚拟屏幕,\"所谓'离子武器',其实是我们用舰载反应堆模拟的能量束演示,目的是测试敌方传感器反应,并顺势攻击敌人,测试效果。\"
他指着屏幕上的虚拟模块解释:\"这个'能量缓冲矩阵',灵感源自贵方早期探测器的能量稳定装置,但我们在实验中发现,地球现有材料无法承受离子束的持续轰击,项目目前仍处于理论验证阶段。\"这番半真半假的叙述,将虚构武器包裹在技术难点的外衣下,同时暗示对星盟技术的\"借鉴\",满足了高等文明的优越感。
星盟指挥官盯着虚拟屏幕上的参数,能量面罩下的生物电波出现0.3赫兹的异常波动——这是星盟怀疑时的典型生理反应。良久,他发出电流击穿空气般的笑声:\"地球人果然擅长概念设计。\"语气中带着玩味,\"好吧,'熵减'合金表层处理技术与'量子磁性骨骼锚定'初级模块,可提供给贵方。\"
孔方佳心中一松,表面却依旧沉稳:\"感谢星盟慷慨,地球联合军将珍视这次技术交流。\"他知道,这番交锋不过是星际博弈的序章,星盟绝不会轻易放弃探寻真相。
恰在此时,米尔的能量体波动加剧:\"孔元帅,我们指挥官提议,贵我双方可互派技术人员参观对方主力舰,以增进盟友互信。\"
孔方佳与王海对视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