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西岐求和(1 / 6)
在西岐,各诸侯齐聚一堂,共同商议前往大商求和的事宜。
经过多番权衡与激烈讨论,他们终于敲定了前去求和的合适人选。
此人不仅能言善辩、洞悉局势,还对大商的朝堂规则和各方势力了如指掌,在众人眼中,是承担此次求和重任的不二人选。
诸侯们刚一确定人选,便马不停蹄地着手安排求和所需的钱财。
他们深知,这钱财的多寡、种类及筹备方式,都可能影响到求和的成败。
于是,有的诸侯负责清点自家府库中珍贵的金银珠宝,挑选出成色最佳、工艺最精美的器物;有的诸侯则迅召集账房先生,仔细核算能够拿出的现银数量,并安排人手从各地钱庄紧急调集;还有的诸侯想到大商贵族或许对珍稀古玩、奇巧之物更为青睐,便急忙派人奔赴各地,搜寻那些世间罕见的宝物,力求在求和时能够打动大商,为西岐换来一线生机。
在西岐众人焦灼的目光中,肩负着全城期望的姬,毅然踏上了前往朝歌城的求和之路。
出那天,送行的队伍浩浩荡荡,每一双眼睛里都饱含着忧虑与期待。
姬骑在高头大马上,身姿挺拔,眼神却透着凝重,他深知此行责任重大,成败关乎西岐万千百姓的生死存亡。
此次出行,随行的车辆满满当当,装载着精心筹备的诸多宝物与钱财。
车上的箱子里,金银闪烁,珠宝璀璨,每一件都是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
有温润细腻、触手生暖的羊脂美玉,被雕琢成栩栩如生的瑞兽,仿佛下一秒便会奔腾而出;还有流光溢彩的夜明珠,拳头大小,只需轻轻一晃,便能散幽幽华光,将四周照得如同白昼。
更有那巧夺天工的金器,造型繁复精美,花纹细腻入微,每一处都彰显着西岐工匠们的精湛技艺。
姬带着这支队伍,一路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他的心始终悬着,脑海中反复思量着见到帝辛后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
他深知,帝辛的一句话,便能决定西岐的命运。
终于,巍峨的朝歌城出现在眼前。
高大的城墙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威严,城门口守卫林立,气氛凝重。
姬深吸一口气,整理好衣装,带着财宝车队缓缓进城。
街道两旁,百姓们好奇地张望着这支远道而来的队伍,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姬心中明白,这一趟朝歌之行,就如在刀刃上行走,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
但为了西岐的安宁,他必须全力以赴,凭借这些财宝和自己的智慧,说服帝辛下令退兵,让西岐免受战火的荼毒。
踏入那金碧辉煌、气势恢宏的殷商朝堂,姬的心瞬间揪紧。
殿内,雕梁画栋,玉石铺地,奢华至极。
四周武士如铁塔般矗立,神色冷峻,手中利刃闪烁着森寒光芒。
空气中弥漫着厚重的威压,令他每一步都走得格外沉重。
来到帝辛面前,姬定了定神,整个人“噗通”
一声双膝跪地,上身前倾,额头轻触地面,行了一个标准且庄重的大礼,声音洪亮却又不失恭敬:“罪臣姬,拜见大王。
愿大王圣体安康,福寿绵延,江山永固,千秋万代。”
那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清晰地传至每一个角落。
帝辛高坐在奢华的九龙金椅之上,身躯微微后仰,眼神居高临下地打量着姬,良久,才微微点了点头,动作中带着与生俱来的傲慢与威严。
他并未立刻开口,而是端起案几上的白玉酒杯,轻抿一口美酒,在这短暂的沉默中,殿内的气氛愈凝重,仿佛空气都被冻结。
放下酒杯后,帝辛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而富有穿透力,在大殿中悠悠响起:“姬,你不辞辛劳,远道而来,所为何事啊?”
他的目光如炬,紧紧盯着姬,似乎想要看穿他的内心。
姬心中暗自嘀咕,“我这般长途跋涉来到此地,还能有何事?不就是为了恳请你退兵,让西岐百姓免遭战火涂炭嘛。”
但话到嘴边,他深知不能如此莽撞直白。
短暂思索,姬稳了稳心神,再次叩,语气诚恳且谦卑:“大王,西岐上下向来对您忠心耿耿,此番臣冒死前来,实因边境冲突,致使百姓惶恐不安。
西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