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西岐移交人口大商强盛(1 / 6)
上回说到,姬历经波折,终于返回西岐。
彼时,西岐面临着殷商大军压境的严峻危局。
为解燃眉之急,姬无奈做出艰难抉择,以城内半数百姓与大量钱财为代价,换取大商军队撤兵。
消息传开,各诸侯起初皆兴奋不已。
在他们眼中,西岐不费一兵一卒,便成功退敌,己方未伤分毫,实乃占了极大便宜。
一时间,诸侯们弹冠相庆,纷纷赞叹姬决策英明。
然而,在一片欢腾之中,唯有申公豹神色凝重,冷眼旁观。
他目光深邃,一眼便洞悉了大商这一要求背后隐藏的险恶用心。
申公豹心中明白,大商索要西岐城一半百姓,绝非表面这般简单。
百姓乃国家之根本,劳动力与兵源皆出于此。
失去半数百姓,西岐的农业生产将遭受重创,兵员补充也会面临困境。
长此以往,西岐城的根基将被逐渐挖空,实力必将大不如前。
而这,正是大商不费吹灰之力削弱西岐的毒计。
毕竟,在这风云变幻的世道中,百姓才是国家走向兴盛的根本基石。
他们开垦农田,让粮食满仓,使得国家有足够的物资储备,能在灾年荒岁平稳度过;他们操持百业,让市井繁荣,为国家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
人口更是军队强盛的根基所在。
健壮的青年从田间、作坊中走出,投身军旅。
他们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以血肉之躯筑起坚固防线。
众多的人口意味着充足的兵源,让军队在历经残酷战斗后,仍能迅补充新生力量,保持强大的战斗力。
有了足够的人口,国家便拥有了一切可能。
能组建起庞大的工程队伍,修筑坚不可摧的城墙,保障城池的安全;能涌现出无数的能工巧匠,制造出精良的武器装备,在战争中占据优势;能孕育出多元的文化,传承智慧,让国家的精神财富日益丰厚,拥有持久展的动力。
然而,姬与各诸侯却深陷短视的泥沼,对大商的险恶用心毫无察觉。
在他们眼中,那些百姓不过是可以随意舍弃的筹码。
姬满心被眼前的“胜利”
冲昏头脑,觉得用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百姓,便换来了西岐暂时的和平,让自己的子民免遭战火屠戮,不失为一桩划算的买卖。
他未曾深思,失去这些百姓,西岐未来的展将面临怎样的困境。
各诸侯亦是如此,他们站在各自的立场,怀着事不关己的心态。
在旁观望时,只看到西岐以微小代价化解危机,暗自盘算着若身处同样境地,自己也会这般选择。
他们全然忽视了百姓对于一个国家长治久安、持续展的核心价值,仅仅着眼于当下片刻的安稳,认定舍弃那些“微不足道”
的百姓,便能高枕无忧地维系国家的安定,却不知已然埋下了衰败的隐患。
在这风云诡谲的局势下,众人皆被眼前短暂的和平蒙蔽了双眼,唯有申公豹独具慧眼,一眼看穿了这场以人口换和平交易背后的巨大危机。
他心里清楚,这所谓的和平,不过是虚幻的泡影,是饮鸩止渴之举。
姬与各诸侯此刻满心欢喜,为避开了一场大战而庆幸不已。
姬觉得牺牲部分百姓,能让西岐城免遭战火的涂炭,换来一时的安宁,这笔交易似乎很划算。
各诸侯也抱着隔岸观火的心态,认为西岐做了个明智抉择,若易地而处,自己也会这般选择。
申公豹却陷入了沉思。
他深知,人口是国家的根基,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长盛不衰的根本保障。
每一个百姓,都是国家这部庞大机器上不可或缺的零件。
在农田里,他们弯腰耕作,播撒下希望的种子,收获的粮食养活了整个国家;在工坊中,他们凭借精湛技艺,打造出各种器具,推动着手工业的展;在市井间,他们穿梭往来,互通有无,让商业贸易焕生机。
而对于军队而言,人口更是强盛的基石。
战时,健壮的青年从田间、工坊走向战场,成为保家卫国的勇士。
他们的数量与质量,直接决定了军队的战斗力。
没有充足的人口,军队便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