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风吹稻花香两岸(1 / 2)
【除了歌唱祖国以外,在这段战火纷飞艰难的岁月中,也诞生了无数久经传唱的优秀歌曲】
【这些歌曲无一不包含着大家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小时候不懂,有时候会觉得这些歌吵闹,等到长大了偶然再听到时才骤然现,原来这些歌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不知不觉融进了我们的血液里】
【什么你不信?】
【不信的话听听下面这歌】
【有时候你想让别人下不了台,别人也能让你下不了台】
天幕上画面一转,一处演播厅中。
一位长的就不像好人的老娘们站在话筒前问问。
【前情提要,这位龙女士刚刚在说自己的启蒙歌,然而台下的学生却没有多少人听过她所说的那些歌】
【随后龙女士便指出文化出现了断层,上一辈没有把启蒙文化和自己的文化教好】
“所以现在回过头来,你们的启蒙歌是哪一歌?”
下面一位戴眼镜气质儒雅的男子回应道。
“我想应该是我进大学的时候,好多师兄带我唱的那我的祖国。”
龙女士惊讶道,“真的?我的祖国,怎么唱?”
“头一句是什么?”
她的话音落下,演播厅出现了一秒钟的沉寂,紧接着下一秒一位大哥便高声唱了出来。
“一条大河波浪宽”
这位大哥调子起的有点高,声音也不是那么好,唱功的水平也一般。
顿时引起了台上龙女士的笑声,她在台上笑,可是演播厅却是安静了下来。
大家都在倾听这位大哥的歌声。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船工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歌词的前面四个字大家还在哼,到了香两岸的时候有许多人跟着唱了起来。
等到了我家就在岸上住那一句时,顿时引起了绝大多数人的大合唱。
没有任何的阻碍,一如同记忆被唤醒,原本并不齐的合唱一瞬间就齐整了。
而台上的这位龙女士听到这里的时候忽然就笑不出来了!
“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渐渐的歌声越大越大,刚开始像是一百人的合唱,慢慢变成了一千人,一万人、十万人、百万人
镜头也随着歌声转动,来到了那片飘荡着芦苇,承载着无数人记忆的松花江畔。
我的祖国这歌前面的旋律并不激昂,却给人一种草一般旺盛、勃的生命力之感。
这歌的旋律和歌词很美,就好像是一位吟游诗人缓缓路过在你的耳旁唱响。
随着歌声和旋律,闭上眼睛脑海中就自然而然的浮现出具体的景象。
大河、稻花、江畔、芦苇,房屋、炊烟
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
是啊,本就该熟悉呀,歌词里每一个字所描绘的内容,本就是先辈一代代在这片土地上生过的。
这便是他们生活在这片土地的痕迹。
天幕下。
各时空无数先辈们都闭上了眼睛,这歌唱起来的时候就像是暖阳照在了他们身上。
整个人像是在春日晒太阳一般,暖洋洋的让人舒适的眼睛都眯了起来,嘴角也不自觉的泛起笑容。
许多人跟着旋律好似芦苇一般缓缓摇晃着身子。
轻轻的跟着旋律哼着、唱着。
有些人原本还有些不好意思,觉得自己唱歌不好听,但他们忽然现并没有人在乎他们,大家脸上都带着笑,眼里面全是鼓励。
“姑娘好像花儿一样小伙心胸多宽广”
“为了开辟新天地唤醒了沉睡的高山”
“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这是英雄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
许多先辈惊奇的现自己竟然真的会唱歌了!
贞观年间。
“好歌呀实在是太好了”
李世民轻轻摇晃着脑袋,忽然现没有人回应他的话,他睁开眼睛向前方看去。
只见一个个臣子或眯着眼睛或看着天幕,沉浸在这歌曲的旋律中,不少人还轻轻的跟着在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