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4)

加入书签

台,看到她逐渐成型的绣面时,那双深邃的眼眸中,不易察觉地掠过一丝惊异。

    那针法……那对于光影和色彩的处理方式……为何隐隐透着一股熟悉的韵味?尤其是绣品中用来表现建筑细节的“藏针叠色”技巧,这分明是当年名噪沪上的苏绣大家,也是莫夫人林氏极为擅长的“莫氏针法”的变体!这种针法非嫡传难以掌握其神韵,一个来自江南水乡、名不见经传的小绣娘,如何会得?而且,她竟能将其与西洋画法结合得如此自然、灵动?

    齐啸云的指尖在“莫阿贝”的名字上轻轻敲击着,心中疑窦丛生。他不禁再次仔细打量起那个全神贯注于手中绣品的姑娘。她眉眼清秀,皮肤是因常年劳作而呈现的健康蜜色,与记忆深处那个在贫民窟里、脸色苍白却眼神倔强的小女孩莹莹,并无半分相似。但这份才华,这份沉静的气度,尤其是那针法中若有若无的“莫家”影子……到底是怎么回事?

    (三)

    “时间到!”

    主持人的声音打破了会场的宁静。绣娘们纷纷停下手中的针线,或志得意满,或遗憾叹息。

    评委们开始逐一到每个工作台前品评打分。轮到贝贝的《浦江晨曦》时,几位中外评委围拢过来,皆露出惊叹之色。

    “妙啊!”一位白发苍苍的中式刺绣老行尊扶了扶老花镜,啧啧称奇,“布局大气,意境开阔!将浦江之景绣得如此磅礴又如此细腻,难得,实在难得!”

    另一位洋人评委用生硬的中文赞道:“光!色彩!非常……现代!像一幅……嗯……印象派的画,但是用丝线完成的!神奇!”

    齐啸云站在众人之后,沉默地凝视着那幅绣品。近距离观看,冲击力更强。朝霞的绚烂,江水的浩渺,建筑的坚实,甚至那轮红日带来的希望与生机,都被这姑娘用针线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尤其是那熟悉的针法细节,此刻看得更加分明。他几乎可以断定,这绝非普通的野路子。

    他抬眼,看向站在作品旁,因受到赞誉而微微脸红,却仍努力保持镇定的贝贝。她的眼神清澈,带着一丝期待,一丝不安,像江南雨后初晴的天空,也像……很多年前,那个拉着他的衣角,怯生生叫他“啸云哥哥”的小女孩。

    心底某个柔软的地方被轻轻触动。但他迅速收敛了心神,现在是评委时间。

    “莫小姐,”齐啸云开口,声音依旧是惯常的冷静,“你的作品很出色。我想请问,你这幅绣品中,对于光影的处理,尤其是建筑部分的‘藏针叠色’技巧,师承何人?”

    贝贝愣了一下,没想到这位齐先生会问得如此具体。她老实回答:“回齐先生,我养母是江南的绣娘,教过我一些基础针法。您说的那种技巧,是我自己平日里看东西,琢磨着绣出来的。我觉得,光线照在墙上,不是平板的一块,是有深浅变化的,就想办法用不同颜色、不同角度的针脚去表现它。”

    “自己琢磨的?”齐啸云眉峰微挑。这个答案,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若是有人特意教授,反而不合逻辑。难道真是天赋异禀,无师自通,恰巧合了“莫氏针法”的精髓?世间真有如此巧合之事?

    他压下心中翻涌的疑虑,点了点头,未再多言,在评分板上写下了分数。

    (四)

    最终评审结果宣布。

  &n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