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9章沪上初临(2 / 3)
。
出手的是一个年轻的男子,约莫十七八岁年纪,穿着一身质料考究的深色学生装,身形挺拔,面容俊朗,眉宇间带着一股少年人的锐气和不易察觉的沉稳。
他身后还跟着一个像是随从的中年人。
那窃贼见势不妙,也顾不得包袱了,连滚带爬地钻入人群逃走了。
年轻男子没有去追,只是弯腰捡起了地上的包袱,拍了拍上面的灰尘,然后看向气喘吁吁跑过来的阿贝。
“是你的吗?”
他的声音清朗,带着些许沪上口音的官话,听起来很舒服。
阿惊魂未定,看着眼前这个帮了自己的陌生人,又看了看他手中失而复得的包袱,连忙点头,感激地道:“是,是我的!
谢谢你!
谢谢你!”
她接过包袱,紧紧抱在怀里,仿佛抱着失而复得的珍宝。
她抬起头,近距离地看着这个帮助自己的年轻男子。
他很高,她需要微微仰头才能看清他的脸。
他的眼睛很亮,像落入了星子,鼻梁挺直,嘴唇微薄,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张极为好看、又让人莫名觉得有些熟悉的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0129章沪上初临(第22页)
不知为何,她的心,没来由地漏跳了一拍,脸上也有些微微烫。
这是一种她从未有过的、奇异的感觉。
年轻男子——齐啸云,看着眼前这个女孩。
她年纪不大,皮肤是健康的小麦色,头有些凌乱,穿着一身洗得白的粗布衣裳,但一双大眼睛格外明亮灵动,此刻因为奔跑和激动,脸颊泛着红晕,像熟透的苹果。
她身上有一种与沪上女孩截然不同的、野草般的蓬勃生气。
“刚来沪上?”
齐啸云随口问了一句,目光扫过她紧紧抱着的、那个打着补丁的蓝布包袱。
“嗯。”
阿贝老实地点头,还有些不好意思,“从江南来的。”
“小心些,沪上人多,也杂。
钱财不要外露。”
齐啸云淡淡地叮嘱了一句,并没有过多交谈的意思。
他今日是替父亲去火车站接一位北边来的客商,恰好路过此地。
出手相助不过是举手之劳,并未多想。
“嗯!
我知道了,谢谢你!”
阿贝再次道谢,心里充满了感激。
齐啸云微微颔,便带着随从转身离开了,身影很快消失在熙攘的人流中。
阿贝站在原地,望着他消失的方向,心里有种说不清的怅然若失。
那个大哥哥,人真好,长得也真好看……她甩甩头,把这些乱七八糟的念头抛开,现在最重要的是找到安身立命之所。
经过这番惊吓,她更加谨慎了。
她不再盲目乱闯,而是开始向一些看起来面善的、摆小摊的妇人打听,哪里需要绣娘,工钱如何。
终于,在天色将晚,她几乎快要绝望的时候,在一个偏僻的、挂着“徐记绣坊”
招牌的小门脸前,她停下了脚步。
这绣坊门面不大,看起来有些年头了,里面光线昏暗,但收拾得还算整齐。
她深吸一口气,再次鼓起勇气走了进去。
柜台后坐着一位戴着老花镜、头花白的老妇人,正在灯下修补一件戏服。
听到脚步声,她抬起头,透过镜片打量着阿贝:“小姑娘,有事?”
“婆婆,请问……您这里需要绣娘吗?”
阿贝怯生生地问,将怀里的包袱又抱紧了些。
老妇人看了看她,没有立刻回答,而是问:“会绣什么?有样子吗?”
阿贝连忙点头,小心地打开包袱,取出那幅她视若珍宝的《莲塘清趣》绣品,双手递了过去:“婆婆,您看,这是我绣的。”
老妇人接过绣品,凑到灯下仔细观看。
起初她神色平淡,但看着看着,眼神渐渐认真起来。
她用手指摩挲着绣面,感受着针脚的细密均匀,看着那莲叶的脉络、荷花的层次、鱼儿的灵动,甚至水波的荡漾感,都处理得恰到好处,色彩过渡也十分自然。
这功底,不像是个这么小的姑娘能有的。
“你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