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7章陋巷微光(1 / 2)

加入书签

第0127章陋巷微光(第12页)

--

腊月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刮过闸北区纵横交错的陋巷。

低矮的板房挤作一团,墙壁上糊着黄的旧报纸,仍挡不住无孔不入的寒气。

污水在狭窄的巷道边结成肮脏的冰,空气中弥漫着煤烟、霉味和若有若无的酸馊气。

这便是莫家母女如今的容身之所——一间不足十平米的亭子间,屋顶低矮,墙壁渗水,仅有一扇小窗对着隔壁家斑驳的墙壁。

屋内陈设简陋,一张破旧的木板床,一个掉漆的柜子,一个小煤球炉便是全部家当。

林氏坐在床边,就着从窗口透进来的一点微弱天光,仔细地缝补着莹莹一件棉袄的袖口。

那棉袄早已洗得白,袖口磨破了,露出里面硬的棉絮。

她的手指冻得通红,有些僵硬,但针脚依旧细密均匀,依稀可见昔日大家主母的功底。

只是那原本保养得宜的脸上,如今刻满了愁苦与疲惫,才短短月余,鬓角竟已染上几缕刺眼的霜白。

莹莹蜷缩在母亲身边,身上裹着家里唯一一条还算厚实的旧毯子,小脸冻得青,正拿着一小块炭笔,在捡来的旧账本背面,一笔一划地默写着昨日母亲刚教她的《千字文》。

她没有喊冷,也没有抱怨环境的恶劣,只是偶尔抬起清澈的大眼睛,担忧地看一眼母亲。

“娘,我不冷。”

她小声说,声音带着孩童特有的软糯,却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懂事。

林氏鼻尖一酸,强忍住几乎要夺眶而出的泪水,伸手摸了摸女儿冰凉的小脸,柔声道:“莹莹乖,再忍忍,等娘把这件活儿做完,换了钱,就给莹莹买新棉花,做件暖和的新袄子。”

所谓的“活儿”

,是隔壁好心的张婶介绍来的,帮一家成衣铺钉扣子、锁边角,一件只得几个铜板。

这对于昔日十指不沾阳春水、只懂琴棋书画、管家理事的莫家主母而言,是难以想象的艰辛。

但为了女儿,她什么都愿意做。

家产抄没,仆从散尽。

从云端跌落泥潭,不过一夜之间。

当初从莫府带出来的几件贴身饰,已变卖得差不多了。

最后一只陪嫁的赤金镯子,前日也拿去当了,换回寥寥几块大洋和些许铜钱,支撑着这摇摇欲坠的生计。

“咳咳……”

林氏忍不住咳嗽了几声,喉咙里带着痰音。

这阴冷潮湿的环境,让她本就虚弱的身子有些吃不消。

“娘,您喝点热水。”

莹莹立刻放下炭笔,小心翼翼地端起炉子上温着的一个破口搪瓷缸,递到林氏嘴边。

缸里的水并不热,只是勉强不冰牙而已。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几声谨慎的、轻轻的叩门声。

母女二人俱是一惊,对视一眼,眼中都闪过一丝警惕和恐惧。

自遭难以来,她们如同惊弓之鸟,生怕是赵坤的人又来寻衅,或是这鱼龙混杂的贫民窟里的地痞流氓。

“谁?”

林氏将莹莹护在身后,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莫夫人,是我,齐府的老福。”

门外传来一个压低了的、苍老却熟悉的声音。

齐府?福伯?

林氏紧绷的心弦微微一松,但警惕未消。

她示意莹莹别出声,自己走到门边,透过门板的缝隙向外看去。

只见门外站着一个穿着半旧棉袍、头戴瓜皮帽的老者,正是齐家的老管家福伯。

他手里提着一个不小的布袋,左右张望,神色谨慎。

确认只有福伯一人,林氏这才轻轻拉开门口的木栓,将门打开一条缝。

“福伯,您怎么来了?快请进。”

林氏侧身让开,语气带着感激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窘迫。

她不愿让故人看到自己如此狼狈的模样。

福伯闪身进来,迅关好门,这才摘下帽子,对着林氏深深一揖:“夫人受苦了。”

他看着这四处漏风的陋室,眼中满是痛惜。

他是看着莫隆老爷和夫人如何风光,如何仁善的,如今落得这般田地,怎能不让人唏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