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9章病榻惊魂夜,暗涌金陵潮(2 / 4)

加入书签

环境时,带着一种不易察觉的锐利。

    他并未在码头多做停留,雇了一辆不起眼的骡车,径直入了扬州城,下榻在城中一家颇为清静的老字号客栈“悦来居”。安顿好后,他并未像其他旅客般外出游览或访友,只是向店小二打听了扬州几家著名书坊和书画铺子的位置。

    此人便是齐天城信中提及的另一重保障——来自金陵的讼师,杜文谦。

    杜文谦虽以讼师为业,却并非寻常状师。他出身金陵书香门第,本身有功名在身,却因更倾心于律法刑名之学,兼之为人正直,思维缜密,尤擅从纷繁线索中厘清关键,在江南律法行当内颇有清誉。齐天城早年于他有恩,且深知其为人能力,此次事关莫隆这等朝廷钦犯(虽属冤案)及其家眷,其中牵扯复杂,非仅凭武力可周全,亟需一个精通律法、善于谋划、且能在外围协调策应之人。杜文谦,便是齐天城心中最合适的人选。

    杜文谦并未急于联系孙敬儒或林氏。齐天城的信他已仔细研读多遍,深知此事之凶险,在于对手之不择手段与官面上的潜在压力。他需要先用自己的眼睛观察扬州城的情势,尤其是官府的动向,以及是否有沪上方面的可疑人物活动。

    他连续两日,以购书赏画为名,流连于几家书坊画铺,实则与掌柜、伙计闲聊,旁敲侧击地打听扬州府衙近来的动静、有无外地官差频繁往来、以及商界有无异常。他甚至去茶楼酒肆坐了半日,听南北往来的客商闲聊,捕捉任何可能与赵坤或是沪上相关的蛛丝马迹。

    初步观察,扬州府表面平静,但他敏锐地察觉到,几家绸缎庄和盐商之间,似乎流动着一种微妙的紧张气氛,像是都在观望什么。此外,他注意到城南一带,似乎多了一些生面孔,虽作寻常百姓或商贩打扮,但眼神举止,总透着一股与市井格格不入的精悍。

    第三日午后,杜文谦根据齐天城提供的暗号,来到城南那家孙敬儒经营的绸缎庄,以欲订购一批特殊锦缎为由,见到了孙敬儒。

    密室之中,两人相见。孙敬儒早已接到齐天城通知,对杜文谦的到来既感欣慰又觉压力稍轻。

    “杜先生一路辛苦。”孙敬儒拱手,“您能来,真是太好了。齐老爷慧眼,此事确需您这般精通律例、心思缜密之人掌眼。”

    杜文谦还礼:“孙先生客气了。齐兄于我有恩,莫推官之事,杜某亦有所闻,其中疑点甚多,能略尽绵力,义不容辞。当前情势如何?林娘子母女可还安全?”

    孙敬儒面色凝重,将“绣饵”计划执行至今的经过,尤其是“柳氏”试探、“钱先生”以双首飞鸾残片设局、林氏病倒以及晓莹应对的细节,详尽告知。

    杜文谦静静聆听,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这是他在飞速思考时的习惯。

    “赵坤果然老奸巨猾。”杜文谦听完,沉吟道,“先以‘柳氏’投石问路,验证小娘子的模仿能力。再以‘钱先生’抛出关键纹样,试探其是否‘认识’乃至能‘补全’。若晓莹当时露出丝毫破绽,恐怕此刻已遭毒手。”

    “幸得林娘子机警,晓莹小姐聪慧过人,方才过关。”孙敬儒叹道,“但经此一试,赵坤的疑心虽未证实,却也未消除。他下一步会如何,实难预料。林娘子又在此刻病倒,真是雪上加霜。”

    杜文谦目光微凝:“林娘子之病,虽是积劳成疾,但病得突然,需防对方趁虚而入。赵坤行事,向来不择手段。明试探不成,难保不会用暗手段。”

&nbs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