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伎乐天弦振动(1 / 4)

加入书签

兼爱城的地脉舱还残留着《霓裳羽衣曲》的余韵,青瓷存储器的青光与文明胚胎的蚕丝层共振,培养舱壁上的龙纹云纹图案已清晰如拓片。但此刻,反重力城市“启明”号的悬浮平台上,气氛却比硅壤夜耕时的寒雾还要凝重——第二阶段核心工程“双生星计划”进入倒计时:“启明”号主模块需与新建的二号模块“长庚”号完成空中对接,组成直径240米的“双子座”城市骨架,承载人规模的居住与生产。

诸葛青阳站在“启明”号的青铜藻井边缘,《大同鼎》纹身在晨光中泛着冷光。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藻井中央的飞天托举浮雕(第四百五十一章稳定能量的关键),目光却死死盯着全息投影屏上跳动的红色数据:**“超导电缆能量损耗率:23%(设计阈值5%),接口温度:78K(超导临界温度90K,已接近失超边缘),等离子流传输效率:69%。”**屏幕下方,“长庚”号模块正从30公里外的建造穹顶缓缓驶来,底部喷射的等离子流呈淡紫色——那是能量过载的征兆,与第四百五十一章“飞天托举”危机时的红光不同,却同样刺眼。

“临界电流密度不够。”金敏智的外骨骼接触层贴在超导电缆接口处,量子计算机的数据流在她眼前炸开,“我们用的铌钛合金电缆直径0.32毫米,按地球标准是‘高电流密度型号’,但在半人马座α星的强磁场环境下,电子自旋方向紊乱,导致涡流损耗激增。”她调出电缆横截面的电镜图,超导材料的晶格结构中,无数电子像失控的蜂群般碰撞,在界面处产生暗红色的热斑,“再这样下去,对接时能量冲击会让电缆瞬间失超,两个模块都会失去悬浮动力!”

陈墨的帆布包还装着修复《高丽青瓷图谱》的工具,她刚从道器之墟的壁画修复室赶来,防风镜上沾着未干的颜料。听到“失超”二字,她猛地攥紧手中的青铜刮刀(修复壁画用),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上周‘八卦’系统模拟时损耗率明明只有8%!为什么实际测试差这么多?”

“因为模拟没考虑‘双生共振’。”王磊的螯状爪按在电缆支架上,改造者代表的银色触须刺入电缆绝缘层,触须尖端传来细微的振动,“‘启明’号和‘长庚’号的反重力引擎频率差0.7Hz,对接时会产生拍频效应,就像两根不同调的弦同时振动,能量互相抵消。”他的螯爪突然一颤,电缆接口处迸发出一串蓝色电弧,吓得周围工程师连忙后退,“刚才那下,损耗率瞬间冲到27%!”

李素的生物监测仪突然发出警报。她刚把文明胚胎的蚕丝层样本与《大同鼎》的“九州根系”连接,本想通过共生感应稳定能量场,此刻屏幕上的碳硅基因活性却从89%跌至76%:“胚胎在‘不安’!”她的声音带着哭腔,蚕丝层表面的云纹图案开始扭曲,原本流畅的卷草纹像被狂风撕扯,“电缆的能量噪音干扰了胚胎的基因共振!”

诸葛青阳的环首刀重重砸在控制台边缘,青铜刀柄的“明哲保身”四字在红光中泛着冷光。距离对接窗口只剩4小时,若失败,不仅第二阶段粮食自给计划(依赖“长庚”号的农业穹顶)会推迟,更可能导致两个模块坠毁——下方300米处,是刚完成“八卦根系”铺设的三号农业穹顶,那里的青铜稻穗正处于灌浆期,一旦被坠落物砸中,5000人的粮食储备将毁于一旦。

“必须找到新的电流密度参数。”他看向陈墨,目光锐利如刀,“道器之墟的壁画里,有没有关于‘能量传输’的线索?飞天托举是稳定频率,云纹是过滤记忆……或许还有‘引导能量’的图案?”

陈墨的防风镜突然闪过一道光。她想起三天前在修复室处理的敦煌第112窟“反弹琵琶”壁画残片——那幅壁画在第四百五十一章“飞天托举”危机时被忽略,画面中伎乐天的箜篌弦断裂了三根,她正用青铜丝修补,当时只觉得弦的粗细比例很奇怪……

“伎乐天!箜篌!”陈墨突然尖叫,帆布包从肩上滑落,修复工具散落一地,“我知道哪里有线索了!”

道器之墟的壁画修复室里,《反弹琵琶》的残片正悬浮在全息修复台上。

这幅壁画高1.8米,宽2.4米,中央伎乐天反身弹奏琵琶,左侧两名伎乐天分别吹奏横笛与筚篥,右侧一名伎乐天怀抱箜篌——正是陈墨三天前修补的部分。此刻,全息台的光谱扫描仪正对着箜篌的21根弦,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