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徐福之问(2 / 3)

加入书签

是合金。最坚硬的合金,永远包含看似无用的杂质。”此刻胚胎的蚕丝层突然泛起涟漪,15%未被选者记忆片段化作萤火虫群飞出培育舱,在他掌心凝结成半透明的粟穗形状。

会议厅内的辩论已白热化。林夏调出一组三维模型,人类基因链与龙涎草基因的重组过程被拆解成六十四步,当深海安康鱼基因片段切入第17号染色体时,模型突然爆出刺眼的红光。“看这里!”她的声音带着罕见的尖锐,发髻彻底松散下来,几缕黑发粘在汗湿的颈间,“抗冻蛋白会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结合,形成无法降解的免疫复合物。这不是进化,是用基因剪刀剪断人类文明的根!”

“那我们就当断根的新物种!”赵野突然将激光指示器掷向地面。青铜剑柄在金属地板上弹跳,红光如疯癫的蛇在墙上爬行,“总比当困死在沙海里的枯骨强!”

就在这时,诸葛青阳推开了会议厅的钛合金门。胚胎的粟穗投影在他身后展开,未被选者记忆片段的萤火虫群顺着门缝涌入,在林夏的基因模型周围盘旋。当他走到中央展台时,所有人都看见了惊人的一幕——那些萤火虫竟在模型的红光区域凝结成微小的汉字:“不死草,活死人,非活人”。

“朴博士,您的实验数据有个盲区。”诸葛青阳的声音不高,却让整个会议厅安静下来。他的指尖穿过粟穗投影,触碰模型中闪烁的安康鱼基因,“龙涎草的端粒酶激活序列确实能修复DNA损伤,但它有个共生条件——需要特定的甲烷古菌提供辅酶B12。这种古菌只存在于地球深海热泉,半人马座α星的硅基沙漠里……”

“我们可以人工合成!”朴正熙突然打断他,眼镜滑到鼻尖也顾不上扶,“我的团队已经在第3号生物反应器里培养出……”

“培养出会攻击人类肠道菌群的变异体?”诸葛青阳突然调出一份加密报告。报告显示朴正熙的秘密实验中,87%的实验鼠出现肠道穿孔,幸存个体的粪便样本里,变异古菌正以0.03微米/小时的速度侵蚀金属笼壁。“您的‘不死草’确实能让细胞永生,但代价是让整个消化系统变成古菌的培养皿。这不是徐福的答案,是他当年放弃的那条路。”

赵野的仿生眼球突然切换成高频扫描模式。诸葛青阳掌心的粟穗投影在他视网膜上分解成无数星点,每个星点都是一个未被选者的记忆片段——1987年汉城奥运会的体操运动员、2049年上海垃圾分类志愿者、2103年月球种菜的退休教师……这些看似平凡的记忆在半人马座α星的引力场中形成稳定的共振频率,恰好与青铜罗盘的指针摆动周期完全一致。

“所以你的意思是……”赵野的金属手指深深掐进讲台,合金表面出现细密的裂纹,“我们既不能当温室花朵,也不能变成怪物?”

诸葛青阳没有回答。他走到林夏的控制台前,将胚胎的蚕丝层投影与朴正熙的龙涎草基因图谱重叠——《齐民要术》的“顺天时”与《天符经》的“一炁流行”在模型中央交织成太极图案,而未被选者记忆片段的萤火虫群正沿着阴阳鱼的边界缓缓流动。当他将青铜罗盘贴近控制台时,奇迹发生了:罗盘指针不再摇摆,而是精准指向太极图案的中心点,那里嵌着一个从未被注意的基因片段——其序列与《墨子·备城门》中记载的“连弩车”机械结构完全吻合。

“这才是徐福之问的答案。”诸葛青阳的声音在寂静的会议厅里回荡,他的掌心与胚胎的蚕丝层同时泛起金光,“不是主动进化,也不是保持纯粹,是‘和而不同’。”他突然将基因模型旋转180度,人类基因链与龙涎草基因的结合处浮现出微小的齿轮结构——那是未被选者记忆片段自发形成的调控单元,像精密的机械锁,既允许有益基因表达,又阻止免疫排斥的发生。

林夏的胸腔温度第一次稳定在36.8℃。她看着那些萤火虫群在模型周围形成“兼相爱”的篆字,突然想起二十年前在京都大学的第一堂伦理学课——教授在黑板上写下“墨子”二字,说真正的伦理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是寻找第三条路的智慧。此刻她的指尖轻轻触碰模型中的太极图案,未被选者记忆片段突然爆发出耀眼的白光,将整个会议厅笼罩在温暖的光晕里。

赵野的仿生眼球缓缓变回正常模式。他看着自己的钛合金手掌与诸葛青阳的血肉手掌在模型上方交叠,金属与皮肤的温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