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夏州战役(3 / 6)

加入书签

bsp; 战前,武俱往的工作做的非常完备。他根据上千份来自下层民众的调查报告,对下方针对性的进行了战争动员规划。

    武俱往对各个工匠区都派出了宣讲人员。这些宣讲员最先是从民生上阐述昊国的大恶。

    “夏州土地,现在在昊国治理下利用率非常低。缺乏水利,缺乏河淤肥料的培养,甚至人工都缺乏,一年粮食产量只有十五万石!而浱州可耕区域不足夏州三分之二,粮食产量却是一百二十万石!”

    宣讲人员在引起了众人痛心疾首后,随后话音一转:“我方打过去后,重新分配田地后,会大规模投资水利,三年内,粮食产量将达到一年一百八十万石!”

    这句话让工坊主们率先激动起来。因为修建水利,需要风帆运输车,需要大量麻绳,竹竿建材,这些订单都是钱啊!

    紧接着更加重磅的消息下达。宣讲人员们统一口径:打下夏州后,确保工业工坊区域的粮价在二十文一斤;报名参与支援前线的劳工,在二十年内,每年会分发六十斤的粮票。

    这句话一出后,这些失去故土的移民们,突然对故乡有了“相思”之情。

    上述是对平民百姓的动员,在内部,对行政人员的宣传中,党阀将为夏州规划出十五个行政区域,七千个岗位。这些岗位都是“官位”,即大批的可上升空间。——这么一来,从夏州跑来做了小官吏的读书人们,开始高呼:“昊无道,浱邦昌!”

    至于对工商内部的宣传是:会规划好列车线路、站台;同时,在预估的商业消费市场报告中:粮,盐,炭,油,布等商业,全部都列出了每年可增加收益。

    新党阀内那些管理“货殖”的高级官僚,在动员大会上对工商人士强调:这些商业不会交给战后的夏州当地势力自行重构填补!而是要统统吃下,安排这次战役中的自己人来接管。

    在武家军内部,由于宣冲十余年的身体践行,“血劳换血酬”的概念已经贯彻到了整个浱国上下。

    在新党阀的战争红利分配方案,得到宣冲盖章确定后,一团火在中部战线燃起来。

    宣冲:“一场战争中,能够从失败者这里掠夺的价值到底有多少?算的越清楚,拿出来做的血酬越多,那么军事集团的后发血条就有多强。过去是我一个人算,现在是我的门徒们一起算。”

    …现代人相对古人,就是善于斤斤计较…

    统正历5年6月13日,三万全副武装的浱军就这样进入了夏州。

    当夏州田野中农夫看到这些穿着灰色布匹的大兵们时,是茫然无措,想要逃避过兵;但这些大兵们没有理睬他们,反而是丢米糕给他们。然后军团路过了这里,直接奔着昊军的军事集结点过去。

    昊军在夏州的兵力总规模也有约五万人(包括不能机动的地方驻军),且也都在战前完成了应对国战的练兵统合,能够列队,并且有了初步“操典”制度。——料敌从宽的宣冲将对手战力的朝着自己这边“模式”来套。

    赵诚这些年也在进行操典化,但问题在于:没有“变法”后国力的支持,显得乏力。

    尤其是现在,当宣冲这边看清了昊国的虚实后,夏州这一路,没有大规模机动能力,这战术就如同虎鲸与大白鲨对抗。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