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各回各家(2 / 5)

加入书签

过你,论局面,你比我难得多…

    37年,武飞开始整训东市军和武家北路军,虽然两队兵马都是武飞带过的,但是由于双方水土方言不同,所以相互间还有隔阂,

    为此武飞将全军分成两组,随机抽签,分组组队,演练炮术和攻城战术配合。

    这种强行把两支部队捏合成一支队伍的情况,在旧军队体系下是做不到。

    因为兵和队督是绑定死的,相互之间命令传达都是独一无二的。

    旧式军队的士兵们只能适应他们原本队督们发号施令的习惯;十几年前,在武家老军中,当队督们语气变化时,下面军士就知道命令的轻重缓急。

    但是在新军体系中,随着操典构建完善,命令体系统一;现在在合并过程中,下面士兵们能从陌生队督们的口中,获得他们熟悉的指令,也就能够有效指挥了。

    这就是新军部队和旧军部队种种差距中,非常不起眼,却相当关键的一个差距。

    在校场上连续十几日的精神注入后,士兵们渐渐对陌生队督口音不同但标准相同的口令熟悉了。

    随着旗帜和指令下达,成排弩箭齐射、投石车抛射演练后,最终结果证明:武恒羽军队和东市军在交换士官后,战斗力虽然有所下降,但下降都只是在两三成之内,完全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话说,武飞通过情报也知晓,赵诚那儿也拿到自己的操典,开始一系列的尝试改良。

    注:赵诚拿到竹简后秉烛看了三天三夜,给出的评价是法家奇才。

    要说自己的练兵之法被赵诚摸索,武飞对此一点都不芥蒂,那是假的,但也没有那么畏惧。

    武飞:我还是那句话,赵诚的短板不是用兵,而是“小国难奉大将”。

    …互掏,掏的都是弱点…

    而在燕地的大营中,赵诚面对龙裔传来的调他去西线的旨意,一言不发,但双目中充满了失望。

    赵诚:”本欲辅君成大业,奈何君王视我为豺狼。“

    等到龙裔走后,赵诚对自己守关将领们说道:”我不在这些日子,一定要军纪严整。南边武家子生性多疑,不日会写信试探,我留下三封信件,尔等见其起疑时,回给他。武源常多心多疑,汝等一定要将我的旗号挂在关上,演出“我假离,随时可以归来”的迹象。如此可保半年无忧。至于半年之后,尔等做好守战之策,能拖一时,是一时。“

    其下属将领问道:”大将军,半年之后爻人必攻我等?“

    赵诚点头:“是,大爻内部生变,武家子也在君臣相疑之中,只是目前能沉得住气。”

    赵诚掩面叹息道:“若是我在这多待半年,即能功成,我王心太急了。(然而在掩面下,则是用口水代替眼泪)”

    他身边的一盘棋上,棋盘上的将,挪出了主位。

    一日后,也就是信鸽往返的时间,一道金牌召回了赵诚。

    …对峙线开始消停…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