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寰宇局势(3 / 6)
现汉目前在大食的策略则是偏向于“王道”的“治”。
建造海水处理站,帮助其培育专门的牧草和粮食作物,形成牢固的经济绑定。
而作为回报,大食方面在教典中开始为现汉辩经,承认在他们教义中“贤者传承”体系下,现汉的天子所继的就是“贞汉”天子的德。
整个大食的文化体系,被塞入了“受命于天的天子是至高天神圣的主在人间化身”的概念,这是“贞汉”的遗产。
…让人脑壳疼的近代文化史…
宣冲揉了揉头,不得不对现在的地方宗教事务重新认识。贞汉当年的确是促进了世界大融合。
“贞汉”是从马背上建立的,他们进入中原后,这帮草原蛮子部落用马刀架在史官脖子上,强行把自己开国太祖的谱系联系到了刘秀下面某一脉。也就是说,“贞汉”这帮草原人自称自己是刘秀的一支。
然后“贞汉”跑到大食,在他们教义中把“天子”概念加了进去,宣称“东方的天子”是最大圣贤。
也就是说,“贞汉”当年用马刀到处改写文教。宣冲吐槽:这“重视文教的作风”真的很汉。
宣冲已经不敢想象,现存的殴陆和大食的教典上被改了多少。
…当然“贞汉”的马刀是有极限的…
大洋联盟,即现在南千岛和“颠陆”(澳洲)的势力。他们自称继承了“利汉”的法统。这显然就是“贞汉”的马刀漏下来的势力。
现汉官方称呼为东蜀。
这得回溯到利汉末年,大批南人为了躲避“贞汉”的马刀,不得不渡海向南。而一路向南,一路建立国祚。
南千岛不用说了,至于“颠陆”,也就是袋鼠所在地盘。
之所以称呼为“颠陆”,是因为当时这些向南迁徙到这儿的第一批汉民们发现;这里的天时,也就是“冬夏”是相反的。
以至于当时迁徙到这里的南人们,从中原带来的历法不得不重新编制,后来中原人发现所谓的“重新编制”不过是将中原的二十四节气颠倒过来,故将此地称呼为颠陆。
注:中原编制天文历法是需要走访各地,十年为周期的观测星相和物候,东蜀早年专注于海上从商,没工夫在陆地投入这样人才。后来有资金,但名字定型了。
南洋汉裔两次打败了贞汉派来的舰队,自此稳定在了这里。
而这些汉裔建立了“东蜀“以来,在南洋和现汉南洋势力交战三次,最近一次就是十年前。
东蜀和南方千岛五十七国,一直以来对“贞汉”的法统是不承认,独立传承至今。
对现汉的宣慰,也是敷衍了事,并没有按照规章制度来朝贡。
…分裂就意味着注定要发生战争…
两百年前,还属于风帆战舰时代的时候,由于季风原因,大规模远征南方风险极大。
现汉的君主和内阁都不愿意冒这个风险。但在近一百年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