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定迁(1+1/2)(3 / 5)

加入书签

关的谋划,可纵观大宋诸世家,也实在尴尬。

‘邻谷氏多由幸进,司马家神通不齐,鸺葵道伤创未愈,青池宗壳里空空,陈氏虽有实力,跟脚太浅,无功难赏,至于淮间新贵,常昀举止诡谲,邺桧无宗无后,司徒氏更是心怀不轨,眼下连影子都找不着了,身上必有谋划…’

能有抬举秘境资格的,也只有紫烟、剑门和李氏!

在他含笑的目光下,这位杨氏大将军会意而笑,摇了摇头,半是感慨半是赞叹道:

“我自当同魏王一齐上表!”

霎时间,诸修出列,或喜庆、或羡慕,齐齐致谢,李周巍并不言语,杨锐仪则笑着摆了摆手,目光扫过诸修,越看越是满意。

‘洛下的战力,最大程度地保住了,已经有了守住的可能,而秘境落罢,诸释已无贪婪之心,更是大有助力。’

与李周巍目的明确地前来此地不同,直到此刻,这位大将军才真正有了守住此地的心思,自觉取得了大战国,志得意满。

待着声势稍歇,这位魏王道:

“大将军打算以何人守襄?”

洛下古称博野,连同着东边的一块都属于襄地,杨锐仪传承深厚,用惯了襄地二字,听得更习惯,只道:

“魏王班师,要带走哪几位?”

洛下虽然是李周巍打下,可终究是要交到大宋手里的,两人很是默契地交接起来,李周巍扫视一圈,道:

“我旧伤未愈,仓促出关,阵斩公孙,却动了些顽疾,只怕不宜再拖,请调诚铅真人协守大漠,昶离、素韫随我部回湖,稍作休整,再守洛下。”

李绛迁、李阙宛肯定是要带走的,杨锐仪也不奇怪,李家的地理位置对大宋来说是天然的屏障,西蜀指不准有动静,正好可以回去防备西方,他只笑道:

“我看…兴许要请昭景真人来一趟。”

李周巍摇头道:

“叔公丹药将毕,一时半会儿不能动身…等着一年半载的试探过去,大将军也许也不需要他。”

杨锐仪一抚须,只好道:

“既然如此…我看这位刘道友神通颇为奇特,要向魏王借一借…”

李周巍遂道:

“他不善斗法,请杨将军多多看护。”

“自是应当!”

杨锐仪应下了,殿中的氛围极佳,李周巍心情亦是极好。

‘此次的收获…堪为多年以来第一!’

毕竟是打破了好几个紫府世家的秘境,恐怕今后无论在北方的何地征战,能取得的收获也很难和这一次媲美,李周巍站起身来,飒飒如风般走到了殿前,微微侧身,笑道:

“大将军,洛下徙民非一朝一日之功,倘若失守,生灵涂炭,则为你我之业罪也!”

他虽然在笑,可那股强烈的威严让大殿中为之一凝,杨锐仪郑重起身,道:

“杨氏必保洛下无虞。”

几位洛下真人对视一眼,显然放松了许多,李周巍则笑着踏入太虚,在一片恭送之声中目光炯炯:

‘如此一来,足以保洛下数年不失。’

从轻取梁川到招降诸洛,从击落秘境到徙为白地,以至于到如今用徙民的大义逼迫大宋尽力,为了让自己闭关时杨氏能守住洛下,李周巍可谓是殚精竭力,步步安排……

‘资粮已经拿到手,已尽人事,其余唯有静观大势而已。’

他脚踏天光,一步步跨过太虚,身后的绛袍青年始终在思索,目光颇有明悟之色。

‘厉害…如此一来,降将都有了赏赐,不使他们白白投靠,是我道行低了,没有想到“广闳悬虚”…’

一如他与李曦明的对话,李绛迁相信自己这位父亲能找出“兼保德名”的办法,能在荡平洛下的同时笼络人心,他静静跟在身后,暗暗吸取教训。

直到跨过大湖,他才掐了神通,笑道:

“父亲,太叔公丹道惊人,大将军遣他去,恐有驱策之心,忍不住感慨…他这样高的丹道,只收了个记名弟子南潭沉,学了半成,实在可惜。”

李周巍嘴角一弯,道:

“你的意思是?”

李绛迁嘿嘿一笑,道:

“我听闻博野有一丹道天才,叫作谯岳,乃是『牡火』修士,德才兼备,崔真人很是赞赏,却想引他见一见太叔公——好歹是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