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7章 西蒙,你是间谍吗?(1 / 2)
3月1日,和记黄埔在?去年7月29日?获得的巴拿马运河两端的港口,克里斯托瓦尔港(cristobal)和巴尔博亚港(balboa)的25年的特许经营权正式生效。
此次港口收购,使季宇宁旗下的和记港口集团稳稳地掌控着巴拿马运河这两个关键港口。
1996年年初,巴拿马政府作出了决定,针对太平洋一侧的巴尔博亚港以及大西洋沿岸的克里斯托巴尔港展开招标,旨在引入私营企业来接手运营。
这一举措,吸引了全球众多港口运营企业的积极参与,其中当然也包括季宇宁旗下的和记黄埔。
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进入第三轮竞标的三家公司分别为香江的和记黄埔、日本的川崎重工以及北美的柏克德工程公司。
其中,和记黄埔提出的年租金为1,500万美元。前世和记黄埔的报价是2250万美元。精明的季老板把这个数字往下降了750万美元。
川崎重工的年租金报价为1000万美元。
而柏克德则未给出具体数字,提出租金需依据盈利状况来灵活确定。
因此,季宇宁的和记黄埔公司最终脱颖而出,成功取得两座港口为期25年的特许经营权,该权利自1997年3月1日起正式生效。
“西蒙,巴拿马的两个港口,从今天开始,就属于我们的了。
不过这半年多来,北美的舆论方面,反响越来越强烈。
好像大部分的北美人都不太习惯,由一家香江的私人公司来控制巴拿马运河的那两个关键港口。
这也不难理解,因为以前巴拿马运河是由北美人享有永久的使用权的。
虽然那位农场主和巴拿马政府在70年代的时候就签了协议,但真到人家收回的时候,这些北美人还是受不了。”
根据北美和巴拿马于1977年签订的《巴拿马运河条约》(托里霍斯-卡特条约)规定,北美在1999年底前归还运河及运河区,并撤出驻军。??
前世巴拿马政府是在1999年12月31日中午,从北美手中收回全部主权和管辖权。结束了北美对巴拿马运河长达85年的控制权。
“是的,老板,北美人总觉得那是他们的势力范围,那个运河的控制权,天经地义就应当掌握在他们自己手里,别人都不应当去争取。甚至他觉得巴拿马政府对于运河港口的经营权的招标,就是一种挑衅。
所以到第3轮竞标的时候,我能感觉到北美那家公司的傲慢,他们连具体的数都不愿意报。”
去年7月29日。当巴拿马揭晓季宇宁旗下和记黄埔中标的消息后,北美方面顿时一片哗然,反响强烈。
实际上季宇宁在这半年多来的感觉,北美对于巴拿马运河港口重新招标的反响,远远比不上前世。
前世当得知李蕉成拿下巴拿马运河港口的时候,首当其冲提出异议的是当时担任北美国防部长的卡卢奇。他指出,若这两个港口落入那个国家之手,将对北美的军事及经济利益构成严重威胁,因此他敦促巴拿马政府宣布此次招标无效。
紧接着,北美为此事特别举行了一场听证会,会上,某位议员情绪激动且深表遗憾地谴责巴拿马“辜负了与北美的悠久友情”,强调这次招标举动无疑是对北美在该地区利益的直接挑衅。
随后,各大媒体纷纷对此事进行了详尽报道。
《纽约时报》将其描述为东方大国对北美地缘政治格局构成的重大挑战。
《华尔街日报》指出李蕉诚拥有官方支持,其行动是在为某个大国的未来战略布局铺路。
《华盛顿邮报》则称李蕉诚是官方的开路先锋,旨在为先期探索东方大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建立而行动。
北美智囊机构cSIS公然声称,李蕉诚为东方大国的隐秘助力者,并预言那两个港口未来或将服务于东方大国的军事目的,此举为北美所无法接纳。
北美政客、媒体与智库联手行动,一边进行歪曲解读,一边鼓吹民粹情绪,致使全美社会普遍感到震惊、产生质疑并陷入不安。
此事沸沸扬扬地闹腾了逾两年,直至1999年,北美派遣其驻拉丁美洲大使古特雷斯为主导,联动联邦海事委员会及外交关系委员会,对李蕉诚本人及其和记黄埔公司展开了审查。李家的每一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