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工农业剪刀差(2 / 3)

加入书签

情。

    "在去年,我们为了引导和鼓励南华共和国的农民放弃种植经济作物,改种回水稻。政府会向种植水稻的农民提供经济补贴,提高最低的收购价格。"

    "这些措施都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也让我们出口大米所获得的利润大规模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也扩大了许多。"

    "今年的下半年,我们将会调整农业的政策,对农民的优惠政策都将会取消掉。"

    不管是想要在南华共和国的全国范围内,实行进口鹰酱廉价小麦、出口高价大米快速积累外汇资金的政策。

    还是实行统购统销政策,通过工农业剪刀差工业化初期需要资金。都需要强制低价收购农民手中粮食。

    "你们的计划是什么?"

    李崇文听到陈德明说要进行统购统销后,大概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这一政策的本质就是牺牲农业换取工业化的典型东亚模式。

    "为了加快积累工业化初期需要的资金,南华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强制低价的收购农民手中的大米,再高价出售到国外,或者向城市的居民高价出售。"

    "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提高工业品价格,让工业品的价格长期位于高位。"

    "而原本用于补贴农民的资金都会用于投资南华共和国的重工业。"

    陈德明说起他的计划,让工业品的价格长期高于实际价值,农产品价格则被系统性压低。只要两者的差距够大,就可以让农业剩余向工业方面转移。

    这样可以解决南华共和国工业化初期资本短缺的问题,优先发展重工业。

    南华共和国没办法通过殖民掠夺积累工业化需要的资本,只能依赖内部转移农业剩余了。

    "南华不能实现粮食自给的隐患,和统购统销的政策有关?"

    李崇文看起德明刚刚让人送过来的资料,是1945年到1954年樱花国工业化的资料。

    "是的,因为政府强制低价收购农民手中的大米,再高价出口或者以两到三倍的价格向城市居民出售,这让农民承担了主要的利益损失。"

    "这严重打击了农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会导致南华的大米产量长期停滞在一定的数目,远低于应有的潜在产能。"

    "另外,经过我们查到的樱花国资料来看,城乡收入差距也会急剧扩大,农民的收入可能仅仅只有城市工人的1/3收入。"

    "这会导致农村人口涌向城市,让农业的劳动力严重萎缩,进一步减少粮食的产量。"

    李崇文听完后,觉得南华共和国并不会像樱花国那样,在短时间内,会有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打工。

    南华的农村经济发展计划已经逐渐落实,这让南华的农村与城市的差距不会太大。

    至于德明提到的粮食自给自足的问题,国营农场应该是很好的解决方法。

    陈德明见到李崇文没有意见,便继续说了。

  &nb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