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郁闷二高(1)(2 / 2)
说的“围三阙一”,他闻所未闻。
问过赵谦,高顺、高览才知道,这是大帅一年前围歼苏仆延五万精骑的战法。
这一战法,在训练营中,已经被那些他看不上的“娃娃兵”们,已经反复推演的滚瓜烂熟,而且变化多端。
比如说,围歼苏仆延,是因为算准了苏仆延的行进路线,而且利用苏仆延晚上宿营时,才围上去的。
如果不能算准对手的行进路线,携带大量拒马和地刺带,不仅过于笨重,影响大军的行进速度,而且还会占用大量车马,提高大军行进的成本。
由此推断出,在这样的战役中,斥候虽然也能发挥一些作用,但作用不大。
等斥候打探敌人的信息,敌人已经离得很近了,往往无法从容地布置一个巨大的包围圈。
起关键作用的,必然是像撒芝麻一样,撒在对方活动区域的暗探,而且暗探打探的情报还要足够准确、送情报的速度还要足够及时。
于是,训练营中的娃娃兵推断,大帅手上,必然有一支没人知道的暗探队伍,才能把苏仆延的行进路线摸得如此清楚,并能及时送到大帅手上,大帅才能精准判断埋伏的地点。
要知道,平原国可是平原地形。哪怕是埋伏的地点偏差十里,都有可能无法围住敌人。
一旦围不住,即便骑兵军团能与对方厮杀一场,击败、击溃苏仆延的五万精骑,也绝对不可能全歼,甚至是不伤一兵一卒的全歼。
搞不好,埋伏地点与距离偏差得大一些,还会存在乌桓精骑避开埋伏、冲入平原国的可能。
于是,以围歼苏仆延的战例为基础,训练营中的娃娃兵在各种不同的地势地形下,推演了各种战术战法,而且目的还不只是围歼,还包括如何取胜,如何击溃等。
而加入征东军团的那些娃娃兵,都是参与过推演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