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杨氏骑墙(1 / 2)
当然不够。
除非他们把一日三餐改成一日两餐。
可龙鳞卫和紫金卫还都在长身体,不仅不能饿着,还得保证吃好。
不过,这也无需担心。
因为有弘农杨氏给他们提供补给。
杨彪不是最为痛恨新农体系吗?弘农杨氏怎么会给护民军提供粮食补给?
这当然还要感谢杨修。
还记得杨修入京后,先是在相府表了一通演讲,然后回到杨府后,又与杨彪有一番对话吗?
要知道,杨彪在东汉末年,也算是智慧通天的人物之一。
他哪里用杨修反复给他讲解。
一番演讲,简短的对话,就已经让杨彪醍醐灌顶,马上看清楚了天下之势,想通了在新农体系下杨氏如何生存与展。
想通是想通,可让他马上拥护大汉新制,还是有一些逆反心理的。
不过,不支持大汉新政,也不等于反对大汉新政呀。
杨彪打的主意就是既不得罪“反蔡联盟”
,也不对抗大汉新制。
先做个“骑墙派”
,两边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等蔡成成为了活死人后,杨彪注意到不仅内阁和整个京都,就连护民军都没乱,杨彪就知道,哪怕有世家大族趁着成公子无法主政之机搞什么幺蛾子,恐怕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就算是有叛乱,也只能是昙花一现。
而且他判断,如果真要在护民军掌控的州郡出现叛乱,大概率会出现在雍州和凉州。
这个判断是有充分根据的。
早被护民军掌控的青州、冀州、幽州、并州就不说了,那是护民军,或者说是大汉新制的基本盘,民心所向之下,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兖州当年因“兖徐犯青州”
,被先帝打击的可不轻。
也就是说,哪怕兖州的世家大族心有不甘,现在的力量也不够。
徐州也是如此。
护民军收复徐州后,自然会找那些反叛的世家大族算账,导致徐州的世家大族再也不可能翻起什么风浪来。
至于豫州,那可是黄琬已经深耕了一年多的地方,大概除了汝南郡之外,其他郡早已经摆平了。
何况,豫州的军事力量也是极强。
不仅有豫州治安军,还有征东军团镇守着淮水的新息渡口。
所以,豫州也闹不出多大动静。
司棣作为天下的中心,当然是护民军防护最严的地方。
表面上看,司棣的治安军皆为新组建,护民军也没有在司棣驻军,最强力量无非是两万青州御林军。
可杨彪看到活死人成公子的那五千亲卫,好像就不好惹。
据说,他们就是《汉报》上登载的,万里奔袭丘力居的王庭柳城、杀死丘力居、生擒张举的那支特战队。
当然,成公子的亲卫是不是那支特战队,杨彪没有证据。
因为这些人除兵部一些人之外,坚决不与其他人来往,在京都也非常低调。
最重要的是,一旦司棣有点什么事情,并州的征北军团会瞬间南下。
征北军团都是骑兵,度极快。
可能在司棣的事情还没有闹起来,征北军团就已经杀到了。
现在的征北军团可是由原征北军团和乌桓军团联合组建,足有近十万众,乃护民军最为强大的战略军团。
而且,谁能知道蔡成在成为活死人之前,在司棣准备了什么后手。
总之,司棣作为天下中心,哪怕一些世家大族起了异样的心思,恐怕也是有贼心没贼胆,否则就会受到征北军团的雷霆打击。
于是,能够闹出点动静的,就只剩下雍州和凉州了。
凉州民风彪悍,又经历了北宫伯玉和韩遂的羌胡之乱,在民心尚未稳定之际,又要经受大汉新制的洗礼,恐怕只需要一个小小的火星,便能燃起熊熊烈火。
雍州则是有函谷、武关之险。
雍州的世家大族真要起什么心思,所做的第一件事,必然是袭击函谷关、掌控武关,切断关中与中原的联系。
于是,杨彪找与自己同朝为官的族弟杨琦(灵帝时期的侍中)商议了一番之后,便由杨琦带着自己的亲笔信,返回弘农,并由杨琦坐镇弘农杨氏,主持“交好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