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雍凉困局(1 / 2)

加入书签

若有退役返乡者,无论有无战功,乡里都会组织全乡的百姓,为他们举办欢迎仪式,同时领取一笔不菲的退役金,激励他们安心务农,为家乡的丰衣足食再立新功。

这样一来,哪怕领军将领想反,恐怕也没有将士跟从。

成公子这一整套机制,已经把军心牢牢地拴在大汉朝廷和青州百姓的身上,难怪护民军被青州百姓称为“子弟兵”

至于军队因一直有新兵而导致战力下降,呵呵,就凭着三年训练营生涯,再加上护民军的强弓硬弩和变化万千的战阵,谁会是护民军的对手?

如此,拥兵自重、图谋不轨这些事情生的概率,也降到了几乎不可能的程度。

朝廷的文职官员,自然也不会忌惮手下有兵的武将。

自汉以来的文武对立,也会得到极大的改善……

这些三公九卿越想,越敬佩成公子设计的这一套军制。

当然,他们也都清楚,要实施成公子军制,前提是有钱有粮。

之前,他们现,大汉新制都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又相互制衡的。

今日听了护民军的军制,他们才知道,原来护民军军制同样融入了大汉新制中,并没有自成体系。

三公九卿七嘴八舌地赞扬着护民军军制,突然之间,一直在沉思的皇甫嵩大叫一声“不好”

,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然后皇甫嵩就冲着荀彧、朱儁大叫了起来。

“丞相大人,公伟公,你们可能把征西军团害死了。”

皇甫嵩话一出口,赵云和张杨眉头就蹙了起来,很快,他们的脸色就变了。

赵云“腾”

的一下起身,对着朱儁、何山行礼道:“请兵部允我马上从并州入凉州。

我要去救征西军团。”

张杨也站起身来,对着荀彧行礼,并说道:“请丞相大人让两万青州御林军马上出京都,拼死攻下函谷关。”

然后张杨又向朱儁、何山再次一礼。

“请兵部调遣乌桓军团,由我和子龙统领,过函谷、经雍凉两州,直捣玉门关,救征西军团于绝境。”

老爷子朱儁愣了一下,也大叫起来。

“征西军团去的是西域,怎么就入绝境了?”

何山也在一旁莫名其妙地问道:“子龙、稚叔,到底生了什么?为什么说征西军团陷入了绝境?”

不等赵云和张杨回答,皇甫嵩已经迫不及待地叫了起来。

“雍州反叛,凉州是否同样会反叛?若是凉州也跟着反叛,征西军团出了玉门关,便会被玉门关断了后援。

难道让征西军团的骑兵攻打坚固的玉门关吗?”

朱儁、何山两位兵部大佬脸色瞬间大变,眼看着大滴的汗珠就从头上落下。

皇甫嵩还在叫着。

“听到征西军团前往西域,我便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

刚刚我才想清楚,如果征西军团不离开凉州,雍州根本就不敢反。

“现在他们敢反,笃定是知道征西军团再也无法返回凉州。

否则,哪怕叛军再多,也不够征西军团清剿的。

“为什么他们会笃定征西军团回不了凉州?必然是凉州的叛贼与玉门关守将张猛串通一气,一旦征西军团出了玉门关,张猛便会闭关坚守。

“征西军团出玉门关不会出三天,便会因为补给被截断而察觉凉州和玉门关有变。

“征西军团就要陷入身在大漠、背有险关、粮草断绝、进退无路的境地。

“这不是绝境是什么?”

赵云也着急地说道:“刚刚在总监察使的提醒下,我才也想到了这一环节。

我请为先登,率领特战队,拼死攻下函谷关。

“还请稚叔亲去并州,调一个乌桓军和那个步骑师,全部要求一人三马,万里奔驰,方能救得征西军团。”

到底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朱儁此时已经冷静了下来。

他小声与何山商议了一番,马上看向荀彧说道:“丞相,请调一万青州御林军,并由老夫亲自统领,并请驻留京都的特战队配合。

老夫立军令状,十日内拿下函谷关。”

然后朱儁又看向赵云、张杨二人。

“太尉令:着赵云、张杨二人马上于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