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一百六十六章 发挥全领域融合优势(2 / 4)

加入书签

  “当然要!”苏荷毫不犹豫地答应。

    ……

    第二天清晨,苏荷带着昨晚整理好的数据模型来到装配车间,正巧看到张小蕾正在调试新的算法程序。

    “你来得正好。”张小蕾抬头,“我刚刚把基础结构搭好,但感觉训练效果不太理想。”

    苏荷走过去,仔细看了眼代码:“你是不是没考虑时间序列的影响?这类机械运动具有很强的时序依赖性,普通的全连接网络可能无法捕捉到关键特征。”

    “那你有什么建议?”张小蕾问。

    “我们可以用LSTM网络,专门处理这种时间序列数据。”苏荷打开自己的笔记本,“这是我昨晚设计的一个初步模型架构,你可以试试。”

    张小蕾接过文件,快速浏览一遍,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不错啊,你真的才学了一个月?”

    “理论加实践嘛。”苏荷笑了笑,“周教授说,科研最重要的是理解问题的本质,而不是盲目堆砌技术。”

    张小蕾点头:“有道理。”

    两人一边讨论模型细节,一边开始部署训练任务。几个小时后,第一轮结果出炉??预测误差从原来的15%降到了3%以内。

    “太好了!”张小蕾兴奋地拍了下桌子,“这次优化之后,装配线的稳定性应该能达标了!”

    苏荷也露出笑容:“看来我的培训成果还没白费。”

    “别高兴得太早。”吴浩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他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报告,“刚才收到空军方面的通知,他们计划在下个月举行一次联合演习,要求我们提供一批新型隐身涂层装备进行实战测试。”

    张小蕾一愣:“这么快?我们这边还在调试阶段呢。”

    “所以时间不多。”吴浩神色严肃,“必须尽快完成所有测试流程,并确保性能稳定。”

    苏荷和张小蕾对视一眼,同时点头:“明白。”

    ……

    接下来的几天,整个基地进入了高强度运转状态。张小蕾带领团队完成了装配线的最终优化,苏荷则与沈宁合作,将新型生物传感器的原型机送入极端环境模拟舱进行测试。

    某天晚上,苏荷刚结束一轮数据分析,准备离开实验室时,手机又响了起来。这次是吴浩发来的信息:“过来一趟,我有话要说。”

    她赶到吴浩办公室,发现他已经等在那里,桌上放着一份厚厚的资料。

    “这是什么?”她问。

    “是你未来几个月的任务清单。”吴浩递给她,“除了继续完善生物传感器项目,我还安排你参与一项秘密任务。”

    “秘密任务?”苏荷惊讶。

    “对。”吴浩点头,“我们收到了一份来自海军的情报,怀疑敌方正在研发一种新型雷达干扰系统,能够有效识别并破坏我们的隐身技术。”

    “那我们要怎么做?”

    “我们需要提前布局。”吴浩语气沉稳,“你将负责一个跨学科研究小组,整合军工、生物和人工智能领域的资源,尝试开发一种全新的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