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7章 战略制定者(3 / 4)
经过刘丽雪与娄晓娥的汇总,摆放在杨小涛桌上。
而这两天,杨小涛也在整理信息,然后进行评估。
虽然,杨小涛心里早就有了打算。
但
“杨部,这是刚刚收到汽车厂的回复。”
刘丽雪将一份文件放在杨小涛桌前,然后转身离开,继续整理。
杨小涛嗯了一声,随后接过文件看了眼。
汽车厂因为是合资的缘故,所以文件中只提到了国内的情况。
而李胜利给出的回复是研究更加省油的发动机。
这事吧,可以研究。
但不是现在。
最起码在汽车市场没有完全打开前,没有必要。
杨小涛只是看了眼,就放在左手边。
“杨部,这是机修厂的。”
娄晓娥接着将一份文件递过来,杨小涛看了眼轻轻皱眉,随后放到一旁。
“机修厂啊!”
杨小涛只是说了一声,然后放在汽车厂的文件上面。
娄晓娥看到这一幕,就知道这机修厂的事没戏了。
当然,不能进入白皮书,并不代表不会得到总部的支持。
相反,只要提出来,想要研发的,总部都会给予一定支持,就是支持的力度不会很大。
“杨部,这是生化研究所的。”
刘丽雪又将一份文件递过来,杨小涛接过后问了一句,“朱子清老师的?”
“对,是他亲自递过来的。”
杨小涛低头打开,随后轻轻笑起来,然后将文件放在右手边。
刘丽雪跟娄晓娥两人对视一眼,这还是第一份被杨部放在右手边的。
“晓娥,将朱子清老师叫来一下。”
“对了,王光美老师也过来下。”
娄晓娥连忙点头,然后拿起电话拨打出去。
杨小涛继续看着文件。
眼前的是合金研究所提交上来的,注明研究方向重点是金属铼的加工问题。
杨小涛沉思片刻,然后将文件放在右手边。
放下后,
对方竟然想要研究轰炸机。
这,他只有F15的设计图啊。
轰炸机也不是不能研究,但做出来的东西,它未必‘保熟’啊。
万一是夹生饭咋办?
杨小涛觉得,还是要十拿九稳点。
这样才能将有限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
文件放在右边。
先前的三个重点项目,还需要继续研究。
刘丽雪有些好奇,转眼间就好几份文件出现在右手边,这都是哪几个部门的?
等了一会儿,朱子清跟王光美走进来。
“杨部!”
两人先后打过招呼,脸上有些忐忑。
他们清楚,叫自己过来,肯定是有安排。
就是不知道这安排是好是坏。
杨小涛见到两人后,起身笑道,“走,咱们去隔壁坐坐,有件事跟你们商量下。”
两人对视一眼,随后跟着杨小涛来到隔壁会议室里。
三人离开,刘丽雪立马小心翼翼的来到桌前,然后看了眼桌上的报告。
娄晓娥也好奇走过来,两人看了眼,随后快速翻看下,随后露出得意的笑容。
过了会儿,杨小涛从外面走进来,继续审阅文件。
而朱子清两人却是一脸严肃的离开会议室。
不过,在两人眼底深处,都透着一股笑容。
只是现在还没到公布的时候,两人也怕最后出现什么变故,于是强忍着笑容快步往研究院走去。
一天的时间悄悄过去,杨小涛则是留在办公室里继续忙碌。
期间李洪峰、刘怀民几人都来过,也跟杨小涛讨论一会儿,不过最后也只是讨论一番,杨小涛并没有给出准确的答案。
毕竟这里面的每一个决定,可能涉及到成百上千个工厂的未来发展。
李洪峰做不到这点,刘怀民也不敢说自己就行。
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相信杨小涛的战略眼光。
相信杨小涛的安排。
所以,在他们眼中可能的,可以作为研究方向,发展方向的,在杨小涛眼中就未必是了。
包括先前放在右手边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