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0 这人有问题(2 / 5)

加入书签

药罐子底层烧的黝黑就清楚,应该是有些年岁了。

    “咳咳”

    “这炉子挺大的,还不错。”

    杨小涛看了眼一旁的白景述,随后干咳笑笑。

    “一般人家都是用陶罐来的,不过那都是小的。”

    “眼前的这口,是我们白家留下来的,专门用来熬煮大量药剂的。”

    白景述看出来杨小涛对这些并不太懂,便笑着科普起来。

    “这中药啊,药材啊,好多就是阴干后保存的,所以要将这些中药熬出汁,就得先用水浸泡,一般的也就个把钟头,一些名贵的还要时间长一些。”

    “等泡好了,就用文火加热,煮沸,然后慢慢的熬。”

    “这过程温度不能骤升骤降,不然容易破坏药液的成分。”

    “所以这用的陶罐就不能马虎了,咱们这大药罐子可不是随便一种土就能烧出来的,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好的。”

    白景述一边说着一边在车间里走动。

    杨小涛不管是前世还是这辈子,都没熬过汤药,所以一直认为随便用锅就行。

    却不想这熬药的锅也是有讲究的。

    “怪不得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呢,果然有讲究。”

    杨小涛感慨一句,随后看着面前的大药罐子,旁边有人正按照流程将泡好的咩咩蒿连汤带水的一起倒入其中。

    “这些咩咩蒿都是按照计算投放的,太多了不行,容易犯冲。”

    “太少了也不行,药效不行。”

    杨小涛点头,“加热呢?”

    “加热用的是木炭。”

    说话间已经有人将木炭架好,旁边有人用燃烧的木柴点燃。

    杨小涛又来到一旁的生产线上,这种包装袋跟梅花清热解毒液一样大小,不过外带包装却是不同。

    梅花消毒液外袋标志是一朵梅花,然后上面是一枚红星,不过先前印的牌子都是红星机械厂,现在有了制药厂,今后都会改成红星制药厂。

    同样的,新型汤药为了跟梅花有所区分,经过上级批准后,名称为青蒿口服液,标志用的是咩咩蒿的简图,外加一枚红星。

    “这样一罐子可以做多少包?”

    白景述笑了下,“这罐子看着大,但内部挺厚实的,加上三份水熬成一副,所以一次性投放的药草有限。”

    “以这种包装规模,一罐可以生产四千袋左右。”

    “不少了,这一罐下来可是顶四千多个小药罐子呢。”

    杨小涛惊讶说着,白景述露出自豪。

    “可惜,我们能够保留下来的,一共就三口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