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农民起义的局限性(3 / 4)

加入书签

    当着李自成和张天琳的面,他也不好强硬回绝,只得将浑天猴给请了进来。

    浑天猴倒是个胆子大的,一进大帐就熟络的和众人打起了招呼。

    甚至面对邓阳这种官军将领,他也能面不改色,攀谈两句。

    众人各自报了匪号,寒暄一番后,算是混了个脸熟。

    江瀚也不墨迹,开门见山地朝浑天猴发问:

    “你们怎跑来山西了?”

    浑天猴苦笑一声:

    “唉别提了,上山虎兄弟,你有所不知,这陕西是混不下去了。”

    “自从延安府那最能打的江瀚跑到了山西,官军从此腾出手来了,我们这种小喽啰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他嘴角一撇,脸上露出一丝不屑,

    “前些日子,就连那势力最大的神一魁也降了朝廷。”

    “他一带头,陕西的其他首领也跟着降了。”

    “我等兄弟,实在不想再受朝廷的鸟气,也不信那些狗官的鬼话!所以只能跑来山西,看看能不能找条活路。”

    江瀚听罢,有些诧异,这神一魁怎么还是降了,当初在延安府,自己不是提醒过他吗?

    一番仔细询问下来,江瀚才从浑天猴嘴里得知了神一魁受抚的经过。

    果然,神一魁还是没能忍住招安的诱惑,放弃抵抗,投降了杨鹤。

    江瀚叹了口气,感慨道:

    “这也许就是农民起义的局限性吧。”

    “没有思想纲领,没有长远目标,难以成事,大多数人都把招安受降当成了最好的结局。”

    他这番充满了后世眼光的感慨,听得大帐内众人面面相觑,一脸的茫然。

    什么是思想纲领?

    什么是局限性?

    于是江瀚只得耐着性子,用更直白的话向众人解释道:

    “我的意思是,咱们这帮人,大多都是些活不下去的泥腿子和边军出身,没什么见识,也没读过几本书。”

    “大家最初造反,可能就是为了一口饱饭,为了活下去。”

    “一旦打赢了几场仗,占了块地盘,手里有了点钱粮兵马,就容易满足,容易忘记当初为什么要造反。”

    “有的人,听到朝廷许诺的官身,就动了心,想着就地投降;”

    “有的人,骤富之后管不住自己,只顾着享福快活,失了锐气,自甘堕落。”

    江瀚顿了顿,继续分析道:

    “所以咱们的队伍,看似人多势众,但往往根基不稳,人心不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