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第一热电(1 / 2)

加入书签

余磊在惠河北街的全季酒店蜗居了一个晚上,睡的是没窗户的,因为便宜。

大家都懂得,这种房子是特价,而且睡的很压抑,不过对于玩网游的人来说,无所谓的。

大清早,余磊到国华电力公司报到,才发现旁边紧邻着一个高耸的铁皮烟囱。

还有,还有铁路。

余磊以前来过,但是都是要么晚上,要么大清早,商务车里来,商务车里去的,再加上时间短暂,啥都看不到,也没留意。

这么老的厂子,也不晓得是干嘛的,在北京这地界,还真是让人稀奇。

“老国华的。”一旁不认识的老大爷告诉他。

“哎呦呵。”余磊觉得这老头还怪好嘞。

“我就住力源里。”

“力源里?”余磊怎么觉得这么耳熟?没错,这就是国华电力的宿舍,也可以说是小区,还是贴瓷片的,马赛克那种。

“房子十多年了。”

这房子余磊听说过,2002年建的,以前李玩酷的爹妈分到过,所以说,投胎是技术活。

这么老旧的房子,也要4,5万一平米,“唉”一声叹息,自己就是这种老破小,也高攀不起。

眼前这大爷,就是国华电力的?

“啥国华电力。”老大爷一口京味,“我北京第一热电的。”

说到第一热电厂,这给大爷自豪的,京腔,唾沫星子横飞。

1959年11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朱德视察北京热电厂,1960年3月Z书记视察北京热电厂。

“看到没?”

“这大铁皮?”

通惠河畔的大烟囱。

“小年轻,你哪人啊?哪里上班的?”

“广西,国华电力。”

“后生,新来的吧?”大爷要教导余磊了,这一顿输出“扒拉扒拉”,比B52轰炸机还恐怖。

一看是自己战壕的后生,那完了,余磊走都走不了了。

这座大烟筒高达240米,始建于1997年,1999年投入使用。

烟筒上端有“1957“白色数字。

想当年《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等对该厂的新闻报道“激情燃烧,亮暖京城”,可歌可泣的燃烧岁月。

这就是国华电力的大本营哇。

大爷仰望烟囱,“致青春”回到了五六十年代,他的峥嵘岁月,无法自拔。

“敬礼。”大爷站军姿,吓了余磊一跳,“这是感情深厚”,睹物思人,感景念怀,光风霁月。

北京热电厂,始建于1957年,是国家“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是北京第一座高温高压热电联产的电厂。

厂址位于建国门外建国路75号,占地面积28.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51万平方米。热电厂铁路专用线与棉纺厂专用线共用,长度1540米。

至1995年该厂拥有9台汽轮发电机组、2台供热机组、12台锅炉。发电装机总容量34.34万千瓦,供工业用汽700吨/时,采暖用热1.67太焦/时,还承担使馆区、宾馆、机关、居民采暖供热任务,采暖面积350万平方米。

“大爷,我还要上班呢?”

“你新来的?”

“第一天。”

“第一天急啥,回头我给你经理说说,不算你旷工。”

“大爷,我正就急着上班呢。”

“小同志,大爷我没跟你开玩笑,这人事,我以前管的。”

余磊可不敢听这大爷忽悠,可是到了单位才发现是真的,大爷真的打电话给领导了。

本来就是借调的,第一天上班就是一顿批,“为老不尊”啥的帽子给扣上了,这京城还真有人情味。

人事让他先认真学习一下公司历史,好好反省一下,没想到报到一天是“教育”,“学习”。

人事有个年轻的小伙给他了一本册子,让他去隔壁会议室学习,因为他的办公桌都没安排。

因为是借调的,人怎么安排都没确定,大领导也不关心这种事情,感觉就像临时工一样。

不是感觉,而是公司里的人就是把他当成第三方劳务派遣的。

哗啦哗啦!

余磊拖着28寸的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