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预制管桩(1 / 2)

加入书签

元旦之后。

余磊没有跟刘娟娟联系过。

啪!

一记响亮的耳光。

花钱挨骂。

从那片粉色的房间里,被刘娟娟冷漠地赶出门的那一刻起,他的心就彻底凉了。

阶层差距。

提款机?

男人是要长大的,“感情”,成了一场“买卖”。

除了工作必要的联系。

他不再主动联系刘娟娟,也不再回复她偶尔发来的“你最近忙吗?”

“北海的天气还冷吗?”

他开始专注于工作。毕竟,男人可以没有感情,不可以没有事业。

“钱”,就是原罪。

这个东西,甚至能让母亲抛弃儿子。

年后工程例会。

在新建的基建办公室召开。

这是一次电厂会议,没有涉及码头、附属建筑,就工程部自己人员参加。

面前,余磊关于预制管桩采购厂商的名单已经获批,考察将围绕着,这三家进行。

建华,三和,鸿基。

这意味着目的地是广州,中山,这次的实地考察为期一周,主要围绕成本,供应能力,质量方面。

重点优选还是从建华,三和中挑选,因为用的多,他们的业绩也多,实力强。

设计院方面是认可的,毕竟,这三家都是国内行业知名的管桩供应商。

建华管桩,1993年2月创建于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建华管桩的年生产能力达1亿多米,市场占有率达35%以上,全球最大的管桩制造商。

三和管桩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11月,中山市小榄镇也有老厂,是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认定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行业领军企业。

该公司在全国10个省份布局14个生产基地,主营业务聚焦先张法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PHC桩)的研发与生产,产品抗压强度超过80MPa。

这两个管桩企业,都是数一数二的,行业龙头。

班子上,全盛总这次还是亲自带队,成员是老中青,三代人的搭配。

从培养人才上来看,班子更倾向于成经理,因为他是系统内的人,“中央军”,更年轻,更有实力。

现在担任安全部经理的他,参与管桩调研,很明显,未来是要取代龚经理,或者组织上有意将他,向更高的位置培养。

毕竟,成经理28岁,就已经正科级,工程部经理,这将近十年“原地踏步“,这样下去,干劲都没了。

一鼓作气,四密马赛。

再而衰,三而竭。

考察团队共四人:全盛总、成经理、余磊和司机小梁。

华东电力设计院的张总也一同前往,作为技术顾问全程参与。

车辆安排,一辆别克商务,七座。

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项目前期调研”,也是余磊第一次以项目执行人身份参与调研,意义非凡。

“小余,收拾行李。”成经理跟他说,“明天动身,今晚来我屋里。”

“不是吧,又来。”

余磊知道这是啥意思,就是烧烤,自助火锅,还是“光棍三结义”的三兄弟。

成经理是带头大哥,号称“乔大虾”,王斌“虚竹”,这称号适合他,离婚以后,人特别虚,尿尿都“虚”,也不晓得他每天晚上到哪里找女人鬼混去了。

拉屎,尿尿啥的一天十次有的,还总是腰疼,让他医院里查,他不肯。

余磊甚至怀疑,他的前列腺,膀胱有问题,这是肯定的,都不用想。

余磊号称“段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不,身上的所剩的一两万都被,刘娟娟没几天掏空了。

钱这玩意,攒起来困难,花起来快,跟流水一样。何况,他自己还倒霉,碰到了“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广东,是中国电力基础设施最发达的省份之一,中山市也是预制管桩市场的重镇。

这里聚集了全国最成熟的管桩生产企业,技术实力、产能规模、运输能力都处于领先水平。

而且中山有码头,珠江口,这运输就便利了,海运的价格是最便宜的,是陆运的五分之一不到。

何况,北海十万吨级的一号码头即将安装卸船机,或许正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