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危机四伏(1 / 2)

加入书签

瞰这姑娘,嘴巴够犀利的。

江南姑娘还拐着弯的说,她是直接有啥说啥。

当然,这是分人的。

对领导,她可是嘴巴很甜的。

北海铁山港,这些年招商了很多大厂,大工业,逐渐成为北海“不断前进的动力”,做大做强第一产业,发展临海经济。

让柳州这些老牌工业城市,都感到深深的压力。

工业化,不可替代的就是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

老生常谈的生态问题却悄然浮现。潮汐的改变,吹填岛的形成,成了红树林天然的,最佳的生长场所。同时,也影响着附近养虾村民。

这天下午,余磊和刘娟娟刚刚摆放好最后一组文件柜,门外便传来一阵喧哗。

十来个村民,围住了基建办公室。

“这些人,怎么进来的?”龚经理大为恼火,保安干嘛吃的?拿钱不办事?

保安陈队长,这才骑个摩托过来。

大家都以为村民是挖沙虫的。

直接,围魏救赵了。

围的是他们的办公室,救的是他们的虾塘养殖。

“有人在闹事!”朴大姐探头张望。

龚经理,成经理听不懂方言,让陈队长当中间人沟通,保安也都围了过来。

余磊皱了皱眉。

看着样子,应该是养虾的。

就算是方言,也是中国话,多少还是偶尔能听懂一些。

只见几个皮肤黝黑、带着斗篷的妇女,还有她们的丈夫,一帮中年男堵在基建办公室门口。

领头的是一位年约五十、满脸风霜的汉子,脖子上挂着一条毛巾,手里还拎着一个塑料桶,里面装着一桶浑浊的水。

有陈队长翻译,这情况也能了解一些。

这意思,就是以前他们养虾水都能自然流上来,现在不行了。

电厂吹填导致,虾塘彻底没水了。

“你们电厂把我们的虾塘搞垮了!现在抽水都抽不上来,虾都快死光了!”那汉子怒气冲冲地喊道。

“我们是来讨个说法的!”另一个村民附和道。

“这事要讲究证据。”

“我嘴巴就是证据。”

“口说无凭。”

“我们这些人就是人证。”

余磊大概清楚了情况,他们的意思就是电厂吹填岛影响了潮汐,导致他们抽不上水,无法养虾灌溉。

“荒唐!”龚经理冷冷一笑,“这能扯上关系?我们又不是建水坝!”

实际上,以前这一片都是滩涂,海域,并没有什么红树林,全都是大海。

但是,现在红树林越来越多,施工确实影响了生态的变化。

然而,这个没法索赔。

因为没有证据,这些都是环评审批的时候做过报告的,相关的影响和费用,都是补贴给当地政府的。

央企已经按照流程,履行过手续的,这种费用一是无法评估,二是没有依据,证据,就依靠十来个村民,几张嘴巴,怎么定性?

龚经理脸色一沉:“那就让他们去找环保局,找镇政府去。”

问题是,他们没证据。

余磊很清楚,他们情绪很激动,他们能做的就是堵门。

以前堵大门,现在堵办公室。

北海电厂不晓得被堵了多少次了,现在国家对于老百姓的投诉越来越重视,重大生态评价都可能对筹建项目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这就是一个隐患,甚至可能导致项目终止,停工。

刘娟娟站在窗旁,看着没有说话,他们经常堵门吗?

“谁那么无聊,堵门?”

“我的意思是这种事常见吗?”

“这还用问。”余磊感觉很无聊,不常见,就是镇里协调啥的。

又不是一帮人来打架的,村民也是为了解决问题。

一直协调不处理,才堵门。

但是,这个事吧。

无非一个“钱”字,不合规,没证据,企业也解决不了,没有一个领导敢签这个字。

这套流程龚经理倒是熟悉了,先强硬,后安抚,先报警,再协调。

龚经理给余磊一个眼神,他秒懂,余磊赶紧跑到屋内,搞了一箱矿泉水,分发给村民。

“来,喝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