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民族血泪,正义史诗(下)(为一鹿向茜加更)(3 / 23)

加入书签

;  柏林电影宫里的观影者们坐在舒适柔软的座椅上,却似乎是被踩着的侵略者皮靴下的乱世人。

    银幕上军靴声渐小,画外音传来小队长的疑惑:“阁下为什么要绕这么大一个弯?”

    冯远争轻笑了一声,悠悠道:“战争,终有一天要结束的,我们都要回家。”

    “如果有一天,我可爱的双胞胎女儿亚子和千代问起战争的真相,我可以告诉她们。”

    “你们的父亲在战争中,很优雅,很体面。”

    镜头猛得上移,给到哲学系高材生福田永助的儒雅面庞,穿着风衣潇洒地上了军车。

    仿佛正发生在金女大校园里可怖的施暴,与他无关。

    很突兀地,配合着福田永助的离去,电影背景音中响起坂本龙一的《Energy Flow》。

    这段日苯国宝级作曲家的治愈系代表作品,舒缓平和的旋律与福田永助“优雅体面”的自我标榜形成声画对位。

    当舒缓的钢琴音符流淌时,画面却是他指使的鬼子手下,在金女大校园里的奸淫掳掠的暴行。

    这种极致的反差,叫屏幕前的所有人都看得毛骨悚然,又咬牙切齿。

    银幕上凸显一段字幕:

    福田永助,原日苯宪兵队长,被指控参与屠杀及组织奸淫平民,但因“缺乏直接证据”,于1947年6月被释放。

    “艹你妈的小鬼子!”一声清脆的国骂,来自《中国电影报道》的现场记者。

    却代表了现场所有华人的心声。

    而对西方观众来说呢?

    自他们从魏特琳的视角来看冯远争扮演的鬼子军官福田永助起,一直到被压抑的军靴视角践踏,再到听到这番诛心的言论。

    所有人都不寒而栗!

    这一瞬间,这些西方观众眼前浮现出一个个熟悉的日苯友人身影——

    总是西装革履,九十度鞠躬双手递上名片;

    温文尔雅,茶室中的茶道表演行云流水;

    就连吵架红脸都会边道歉边沟通,批评意见都要用“或许可以再斟酌”这样的敬语来包装。

    这些温和、优雅的身影和形象,同此时银幕画面中同样外表和风度的冯远争化为一体。。。

    西方观众们不禁在心中发问,哪一张,才是他们真正的面孔?

    台下王小帅、杜琪峰等华语电影人,再一次拍案叫绝!

    这一幕的叙事层层递进,在冯远争这个角色身上达到了融合和极致。

    有组织地烧杀抢掠,是体现鬼子纯粹的穷凶极恶和丧尽天良;

    拉贝被蒙骗成为刽子手的帮凶,魏特琳因为绥靖主义被调虎离山,是体现鬼子的奸诈狡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