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和小刘,在柏林(3 / 13)

加入书签

bsp;小刘被他气得半死,抡起粉拳就想行凶!

    这个爱无能的洗衣机,好话都不会好好讲!

    “且慢!”青年导演眼疾手快地钳制住她的手腕。

    “今天是要去看看拉贝的后人,再去祭奠一下拉贝,这总不是和你的角色无关的事情吧?”

    路老板胡扯一通:“顺道看一看风景,把自己融入这方天地,有利于你更好地塑造人物。”

    刘小驴颇为无奈,既来之则安之,戴着耳捂上了他拦下的出租车,不想再听诡辩。

    出租车在柏林城郊的一栋老宅停下,提前过来的阿飞带着翻译,手中还拎着金陵带来的特产。

    按响门铃,开门的是一位二十多岁的金发少女,眼眸清亮,看起来同刘伊妃差不多大。

    “路,你好,我是厄休拉·莱因哈特的孙女,汉娜。”

    厄休拉·莱因哈特是拉贝的孙女,今年也已经已经70多岁了。

    她又看向男子身边的女孩:“我祖母说得对,你和照片里年轻的Iris太像了。”

    汉娜礼貌地感谢了东方客人带来的礼物,领着众人刚走进客厅,就激动地大喊起来:“祖母!你的中国客人到啦!”

    里屋一阵响动,听到动静的厄休拉·莱因哈特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走出来,鹤发鸡皮却仍精神矍铄。

    她紧盯着小刘,嘴里喃喃:“Iris!是你吗?你又来看我了!”

    汉娜搀着她坐下,笑着解释:“祖母,这是扮演Iris的演员,你别搞错了。”

    “您好!莱因哈特夫人,Iris在美国忙工作,结束会来看您的。”

    “好,好。”厄休拉·莱因哈特走近了才看清刘伊妃的面容,的确年轻得有些过分。

    路宽让阿飞把礼物奉上,小刘也在环顾屋子的陈设。

    的确和张纯如手记中讲的一样,简陋朴素,这些年都没有变。

    厄休拉看着这些来自中国金陵的礼物感慨万千:“1936年我到过金陵看祖父,那时候我才六岁,还记不清太多东西。”

    “这些食物的包装让我想起了1948年的那个冬天,多么善良的中国人民啊。。。”

    厄休拉年老易感伤,浑浊的双眼当即掉泪。

    1945年二战结束后,拉贝因为自己的纳粹党员身份被调查、革职,几乎无力维持家庭的基本生活,全家的处境极为艰难。

    1948年初,拉贝一家穷困潦倒的消息传到了金陵。

    金陵市民纷纷慷慨解囊,捐款捐物,很快就募集到1亿元法币善款。

    当年3月,这笔捐款在瑞士购买了奶粉、香肠、咖啡、黄油和果酱等食品,连同金陵当地特产一起,分装成4个大包裹辗转寄给了拉贝。

    从1948年6月到1949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