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儒道九品!建立儒道,开辟儒道圣域!(4 / 9)

加入书签

进入共享空间的,但他却是将更多的心思放在了学术领域之上,在体系的构建上,已经远远地落后于其他世界了。

    其他世界的罗浮,除了一开始,靠着共享能力起来外,很快很就结合本土的能力,开发出来属于自己的体系来。

    只剩下他,还在共享而来的能力框架内。始终没有脱出藩篱。

    即使现在罗浮的生命本质,已经有了足以和上古神魔抗衡的境界,但他更像是一个蛮横粗暴的将力量组合在一起后的产物,而没有一条,能够让其他人也走上这条路的方向。

    别看共享空间之中,诸多世界的罗浮一片和谐的样子,但实则彼此之间,却是依旧存在着彼此较劲和比较的念头。

    但比较的方向却不仅仅只是力量的强大与否,谁让一旦完成共享之后,彼此之间,几乎在力量上是没有区别的呢?如此一来,对比的领域,自然也就转变成了,将共享的能力,和自身世界结合,进而开发出一条崭新体系来。

    这一点上的欠缺,也是罗浮接下来的重点了。

    理念上,他已经完成了将马列理论和当前儒家包括其他诸子百家学说的一个大略整合。

    接下来甚至都不需要罗浮自己辛劳。就会有很多的学子,主动学习罗浮的理念,并且将罗浮的学说不断的发扬光大。

    一门真正拥有活力的学说,从来不是一个人一蹴而就的就能够大成的。

    儒家的诸多流派,尚且如此,比如说理学、心学,都是如此,理学大成于朱熹,但在朱熹之前,就已经有所萌芽了,理学的另一个称呼,是程朱理学,从二程这里才有了创造性的完善,朱熹只是彻底创造出了理学的雏形罢了。

    王阳明的心学也同样如此,一开始是南宋陆九渊倡导心既理,发展了几百年之后,才在王阳明的身上彻底大成。

    可饶是如此,朱熹和王阳明之后,理学和心学也依旧各自发展出了诸多流派来。

    罗浮的学说也不例外,也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正如马列的理论,一开始起源于马恩一样,但在列宁、斯大林身上各自发展出了不同的方向,罗浮的理念,则是从马列这边,再次走上了另一个方向。

    罗浮的学说需要更多的智慧,和当前世界的实际结合起来,这一点,工程量之浩大根本不是罗浮一个人能够完成的。

    而在罗浮心里,他的学说看似套着儒家的皮,但实则却是更加接近于吕不韦的杂家。

    想要快速完善自身学说,抽出更多时间来,完善自身体系,对于罗浮而言,却是有一个更加简单快捷的方式。

    吞掉吕不韦的杂家。

    杂家虽然不成体系,也没有形成明确的传承,但实则,依附于吕不韦的杂家弟子,却是并不在少数,甚至列国朝堂之上,都不乏一些认可杂家理念的人。

    真正能够站在列国高层的人,绝对不可能是死心眼的只认可一家学说的书呆子。

    书呆子也在朝堂爬不上高位的。

    杂家这种糅杂百家的理论,就很耐人寻味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